,踩着松软的地毯,启元帝看着窗外的雪景,还应景的做了首诗。
等快休息时,他才想起在贡院里考试的苏从礼。
看着天空飘落的雪花,启元帝想了想,吩咐郑公公:“你去贡院那边通知一下,第三场考完的考生,可以凑够十人开一次门,记得,考试期间,贡院只准出不准进。”
领命后,郑公公赶紧退出去。
带着用过印的圣旨,郑公公亲自跑了一趟贡院,将启元帝的意思传达后,才返身回宫。
收到圣旨的几个考官,马上明白,新皇怕是早已知道那位的身份。
为什么没有相认?
各种阴谋诡计在考官们心里排演了一遍,最后,看着圣旨上的内容,大家都相对无言。
要说启元帝不在意这位新冒出来的弟弟,可他的圣旨,改了往日里贡院门一关,不管发生什么事,也要等时间到了才开门的规矩。
要说在意,可为何太上皇和启元帝都没找那位去?
想到在这天寒地冻的早春苦哈哈参加春闱的苏从礼,圆润的考官嘀咕道:“这难道是考验?”
话落,屋内的考官纷纷干咳一声,装成忙着干其他事,没听见这话。
考验什么?
血脉是需要靠才华考验的吗?
再说了,卫朝的皇族,要是真的靠科举考验,谁能合格?
哦,没准还真的有个流落在外的能合格!
……
春闱第三场,是经史策五道题,题量也不小。
第二天一大早,迎着越来越大的雪花,苏从礼开始了春闱最后一场考试。
这一场的策论,那绝对是重中之重,需要全力以赴答题。
就算是提前知道题目的苏从礼,在刺骨的寒风中,既要保证答案没有错处,还要小心不让外界的雪花有任何一片变成漏网之鱼钻进来,考了一天都觉得心力交瘁。
策论里有道题是关于盐政的,苏从礼在原答案的基础上,借助后世的知识,写了几个在古代还没出现的制盐法子。
这还是化学课上,老师教过的内容。
苏从礼的化学老师,是个知识储量特别丰富的老头,每逢遇到各种相关知识,他都会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
对于课本里的知识,苏从礼兴趣并不大,但老师讲的课外知识,他总是能兴致勃勃的听完。
现在,坐在古代贡院,吹着冷风,苏从礼终于搞明白了,自己为何会对那些知识感兴趣了。
他——苏从礼,绝对是有超强第六感的神人。
要不然,他一个学渣,怎么会去掌握了那么多课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