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样,喷香得很,新从锅里盛出来的白米饭冒着腾腾雾气,看了就让人胃口大开。
只这几人吃饭。照人便让吴婆子和春烟也一块坐下来吃,吴婆子和春烟在沈家早已习惯这种待遇,便也不推让洗了手就坐下来。喜弟忙钻到吴婆子的腿上坐好,瞧得大伙儿直笑。
照人夹了一只鸡腿放到喜弟碗里,又夹另一只放到娇娇碗里,嘴里笑道:“你们两个最小,小娃子便吃鸡腿肉。咱大人就没这般好的口福咯!”
吴婆子捕捉到楚延停留在姑娘身上的视线,她活一大把年纪了咋会不晓得是如何回事?这娃儿不错,瞧着就是个懂得疼爱媳妇的,姑娘将来过了去,只有享不尽的福气。虽然他家里如今不是顶富裕,但爹娘年轻。家里又只这一根苗,干过几年日子就过上去了,谁说又不是一桩好婚事呢?
主家一家人都是有福气的。大少爷娶了个能干利落的媳妇,二少爷考中了秀才,姑娘又聪慧能干知进退,不说上门说亲的有多少,单这几家(楚家、邓家和池家)的娃子就叫人不知挑哪家好了。只觉着家家的都瞧着好!
她当作没瞧见般,笑答道:“她爹娘都没这般宠她。倒叫夫人和姑娘们宠得没个规矩了。”
“娃子还小哩,等晓事儿了就懂得规矩了,要孝顺奶奶,孝顺爹娘,喜弟是不是?”
“是,还要孝顺姐姐和夫人!”喜弟嘴里小米牙嚼着鸡腿肉,奶声奶气的应道。
照人笑起来,又给她夹了一块鸡胸肉,小娃子真是可人疼得很。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二月里,楚家的房子完工了,楚延和学堂里的娃子们到县里考试去了,玉眉的哥哥来了信,书是请军中识字的军友写的,不过是报平安,说些边关的民俗风情,打了几场战,输赢各多少场,在军营里遇到哪些同乡,又问陈氏可好,玉眉的亲事如何了,洋洋洒洒地写了五六张,并同寄了一两银子回来。
信是在村子里收到的,沈丘桂夫妇和陈氏亲上沈丘山家来,让沈丘山读给他们听,后来照人又腾了一份,让家中的仆人送到县城去给哥哥嫂嫂,她又在当中另夹了一张纸,问玉眉有啥想对她哥说的,让哥哥写了叫仆人带回来,到时一并寄到边关去。
收到娃子们写信回来的只有几家,其他没有收到信的便上收到信的家里打听自家娃子们的情况,却都大失所望,虽说当初娃子们是一块儿去参军的,但后来军队编制都是打散了的,能在一块儿的少之又少。
等仆人将照天夫妇的信带回来时,二月底的天气还是寒噤噤地,照人裹了湖绿的披风带了笔墨纸砚跟春烟一块儿来了沈丘桂家,帮他们家给玉眉哥哥回信去。
柳氏心情激动难平,絮絮叨叨地说来说去也就那几句重话,照人写了那几句话后就一直未下笔,沈丘桂斥道:“啰里八嗦个半天就那几句重话,我来说!”
他正了正背脊,对照人道:“就说咱在家一切都好,我与他娘身子骨健实,他媳妇还有俩月就要生了,玉眉成亲了,弟弟林晓也晓事儿了,让他在军中不要挂心,好好干,千万……要保重……自个……”说到最后已是断断结结地,眼睛都红了。
照人心中整理一番用词,一一写下,然后又将陈氏的话另用一张氏写下来。
从玉眉家出来时,瞧瞧天色还早,照人便打算上池家瞧瞧碧清。
☆、第九十七章 碧清毁清誉
PS:
如果晚上不出去的话,可能有二更喔,呃,不定!
从玉眉家门前的一溜空地拐过两条小巷子出了大路,便是池家,富贵人家的院子总是独门独幢的,不像寻常人家一般住在鳞次栉比的巷子胡同里。
虽然拒绝了池家的亲事,但与碧清的情分还在,没理由因为池容赫的事就断了与碧清的姐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