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多少,剩下的回去再说,内地的市场放开了,筹集资金要比以前容易许多。
当然,这是指一两百万的投资,再多的话就不容易了,这时候在内地拍摄一部电影基本上就是两百万左右。
第二天,刘晓青先去忙工作,给一家娱乐杂志拍封面。
林子轩和姜闻在酒店里琢磨着怎么忽悠投资商,研究香江的投资商对什么感兴趣,两人看着香江当地的报纸,随意的聊着。
“过几年就要回归了,他们应该对内地的政策有兴趣。”林子轩猜想道。
“不一定,我觉得这帮人喜欢八卦,你看香江卖的最好的都是八卦杂志,咱们聊点京城圈子里的事儿,糊弄他们。”姜闻提议道。
“是聊真的还是假的?”林子轩询问道。
在京城,老百姓侃大山是一项喜闻乐见的活动,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到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聊上半天,其实没有多少真话。
而且,京城的百姓因为生活在皇城根,特爱聊国家大事,好像自己知道什么惊天秘闻一样,能把外地人说的一愣一愣的。
实际上,那都是瞎忽悠呢,要是真的秘闻,还能让他在胡同口瞎白活啊!
“聊真的干嘛,咱们说点他们想听的呗,就说京城演艺圈的事儿,你是写小说的,接下来是你的活了。”姜闻不负责任的说道。
“那这样,这个圈子以你们大院子弟为主,你们的出身在那儿摆着呢,有神秘感,肯定能唬住他们,这就是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包括各大电影厂、电视制作单位、电视台等等,都有咱们的关系。”林子轩接着说道。
“过了,太过了,说的好像咱们能手眼通天一样,那样的话咱们还跑这来找投资啊。”姜闻摇头道。
“咱们还年轻,属于边缘人物,还没混进核心层,只能出来跑投资了。”林子轩补充道。
“这样也行,不过也不能太边缘,不然容易被人看轻,怎么着也是有前途能上进的那种,要有光明的未来。”姜闻玩笑道。
两人在酒店里瞎侃,等着刘晓青回来。
到了晚上,三人在兰桂坊的一家餐厅里见到了第一位投资商,是位香江富商,看模样就不差钱,富贵逼人。
吃饭的时候大家随意的聊着,吃完饭到一旁的酒吧里谈事情。
原本谈的不错,只是当这位富商听到一部文艺片要投资一百万美金的时候非常惊讶。
这时候,一美金兑换港币是七块八,一百万美金就是七百八十万港币。
在香江,一部文艺片的制作成本也就两三百万港币的样子,这相当于三部文艺片了。
这么大的投资,这部电影至少要两千万票房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但就算在电影行业繁荣的香江,也极少有文艺片能达到这么高的票房,至于姜闻所说的欧洲市场,那更为不靠谱。
除非是能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才会卖个好价钱。
姜闻是第一次执导电影,也没有出名的演员出演,怎么想都是一笔赔本的生意,香江人很精明,想从他们手里弄到钱可不容易。
接下来的两天基本上是同样的状况。
这些人愿意投资小成本电影,姜闻的这个项目风险太大,成功率太低。
他们来到香江的第四天,刘晓青约到了一位以前合作过的制片人,叫做闻隽。
还是兰桂坊的那间酒吧,四个人聊起了拍电影的事。
闻隽替他们分析了目前香江影坛的形势,从嘉和谈到永胜,从独立制片谈到宝岛的资金,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很难找到投资商。
投资商投资电影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赚钱,所以他们愿意投资商业片。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