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51。0'
王衍对贾后是巴结的,长女嫁给贾后侄子,成为贾后之亲。而小女儿则更加被贾后抬爱,被定位太子妃。贾后在299年废掉太子,因为她觉得太子长大了,有些不听话,其实太子是比较听话的一个人,而是形势并不容许他听话。皇帝父亲被宫廷里偷偷议论,太子早就听说过一些,可是他没有任何权力,自己从小也被贾后故意指使贾家子弟和被贿赂的宫人给教坏了,他知道国事有些不对劲,可是他缺乏一个太子应该具有的领导能力,因为他学习太少,贾后指使人把他“**”变得不爱学习,他受到的**却是对老师很不喜欢。
贾后当然是希望太子不爱权力,与她夫君皇帝一样。但是晋惠帝司马衷到底心里有没有过对贾后的反感,这很难说,自己的母亲被贾后给打入冷宫随即杀死,还隐瞒着他,他多少应该心里有所思考才对。要说司马衷能力不够担任国君,那么挑选他的人晋武帝司马炎也是有些问题的,而且对顾命大臣杨骏等人使用也不当。司马炎与司马衷父子两代,总的问题来说是不知道民间疾苦,他们以为自己家族做皇帝就会跟汉代一统那样好做皇帝了,没想到??这皇帝也是这样,到了后来越来越不好做,好做的总是最还是做皇帝的。
贾后看到太子威胁到自己,就废掉了太子,王衍家里立即写了休书,太子妃哭哭啼啼之后,回到娘家了,王衍继承琅琊王家能忍的风度。第二年,贾后杀太子。内外民情继续恶化,贾后与贾家家族来管理朝政八年多了,这八年多,贾后得罪不少王公贵族而不觉得。王公贵族已经无法给下面的一层层直到最底层的百姓那里交待,一直充当贾后心腹的赵王司马伦认为可以除掉贾后自己来掌权了。赵王学贾后找到司马衷,再次发动矫诏政变,赵王杀贾后成功了,可是他引发了八王之乱。因为晋惠帝司马衷的儿子从太子开始到?的儿子,都在贾后与赵王手里开始陆续被杀。这一杀司马衷的儿子,皇位的继承人没有了,这就有了几个司马衷弟弟来相继争夺权力。
先是司马伦头昏,他301年搞篡位,杀了贾后又杀新立的太子,学贾后杀自己的亲侄子,同年3月,齐王得到成都王、河间王与常山王等王爷的支持,杀称帝的赵王。晋惠帝重新回到皇位,儿子已经给杀光了,只好立了皇孙。302年,又立了一个新太子??第三个,302年12月,改封为长沙王的常山王杀齐王,到了303年8月中,成都王与河间王杀长沙王,八王最后一个王东海王开始卷入,304年晋惠帝想发动政变杀成都王与河间王,先是未遂,随后在同年6月赶走成都王,7月中晋惠帝在东海王等人的支持下亲自讨伐成都王,在邺城附近一个叫做荡阴的地方大败被俘,但成都王随后败给东海王派出的将军王浚,被掳走一路落难。这期间河间王来争夺皇帝,11月的时候晋惠帝给河间王手下张方劫持到长安,张方还让手下士兵洗劫了洛阳。
305年,数个王爷与将军混战,荡阴之战,幽州刺史王浚虽然打胜成都王,但是东海王自己的人马败给了成都王,狼狈逃回封国东海国,从兖州一直逃到徐州的下邳郡。东海王在徐州卷土重来,从兖州杀回京师,惠帝从长安夺回来了,成都王与河间王相继被杀。306年,惠帝司马衷暴死,
王衍通过二女儿亲家的关系,拉上了东海王王妃这里,从而与司马越又建立了关系。两人心照不宣,在贾后矫诏杀杨骏的十几年前,东海王与琅琊王家就都是支持贾后的一派的,贾后在数年前死去,王戎也死了,王衍就与司马越结成君臣一体,就差让司马越成为皇帝了。
八王只有他一个了,司马越与弟弟们商量的结果,益州已经没有了,刘渊谋反又使得并州冀州各州大乱,还是不要自己称帝为好,晋惠帝已经没有儿子孙子可以继承了,便找到没有权势的司马衷生前的弟弟来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