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大漠狼烟卫国> 第18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部分 (1 / 5)

蒙古军成功守卫了君堡。

意大利军参战共39050人,战死约29000人,被俘5480人(战后赎回),包括俘虏战损率达到。

蒙古军参战约89000骑,战死在35000骑以上,被俘5000人(由于意大利军最后撤退时忘记杀掉俘虏,这些蒙古俘虏都被救出)。包括俘虏战损率达到。

双方阵亡比率为意大利比蒙古82:100

意大利机动兵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幸好没有其他欧洲国家趁火打劫,而蒙古主力也立即东下回去打土耳其,因此侥幸没有失地。后来蒙古的西征都没那么强,在保加利亚一带屡次被意大利军击退。意大利要经过差不多半个世纪,机动兵力才恢复到君堡战役时的水平。

意大利有一位亲王、三名高级贵族阵亡。

战役评点和研究

一,战略问题。

意大利决心一战的主要原因是保加利亚一带无险可守,蒙古骑兵从君堡西进,整个欧洲都有沦亡的危险。不如趁君堡卫戍兵力不多,蒙古仍在与土耳其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线作战时攻击君堡,然后可以踞要塞和海峡坚守。这种考虑确实有道理,但失在临战又决心不够、侦察不足。

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大决战(3)

虽然投入了两个不满编军团和一个小型十字军,兵力达到卫戍部队倍,但由于要塞的存在又无投石器,没有立刻下决心直接攻打要塞——世界最强要塞君堡,嘿嘿——如果一开始就投入后来被迫投入的所有机动兵力,也许能把卫戍部队吓走。此外也侦察不足,对蒙古军事实力一无所知,只知道它在与土耳其作战。其实土耳其已在苟延残喘的阶段,君堡战役结束后,受重创的蒙古军移师东下,仍然能迅速消灭土耳其。

土耳其根本无力牵制蒙古军力量,以至于要面临前遇大军,后有要塞的尴尬局面,天时地利人和皆失,岂有不败之理。

二,战术问题。

战场上的意大利军官团和蒙古军官团素质各有所长:意大利几位总督和亲王指挥能力甚高,蒙古军官总体水平较强。此役意大利军战略失败,战术上又出现重大错失,以至几乎有亡国之险。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信然。

首先,在先锋交战中过于冒险,沉迷于追杀败敌而失去阵形,进入不利的战场环境,以至于被一击逆转,后面已沉疴难起,是战役失败的关键原因。

其次,局面逆转后急于扳回,强令可靠精锐勉强支持来替溃退部队掩护,实为不值。不如亲自指挥他们脱离战场重整齐鼓,让那些胆小鬼去死!

再次,也是因着急只要有空额就投入援军,一批一批出现,被各个击溃。应该忍耐一段时间,一次性投入五六支援军,大概就可以控制住局面。这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让总指挥深陷敌阵,几乎轻易输掉战役和大局已定时未杀俘虏等失误。

意大利方也有闪光点。一,第四阶段占到地利,成功利用了己方技术优势。二,在射击战中将一线步兵疏散,骑兵迫前时又排紧,应用及时,减少了对方弓箭威力。三,后来吸取了教训,以维持阵型为第一,没有随便追击敌溃败部队。

蒙古方因无法接触,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蒙古方第二阶段全面撤回先锋兵力,以新锐兵力冲击阵型紊乱的敌追击部队,实在是少有的精彩战例,列入世界战争实史。后来采取的试探性波浪进攻却不可取,还不如以重装骑兵前锋,一次性全力冲击更好,因为意大利的一线肉搏战力兵力薄弱

蒙古铁骑西征中的最大惨败 艾因·贾鲁战役(1)

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马木留克(Mameluke)苏丹忽都思(Kudus)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