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武侠修真>我自求我道> 第21章 纠结于《道德经》的清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纠结于《道德经》的清风 (2 / 2)

还没有用尽吧。盈,是满的意思,此处应译为“穷尽”之意。老子此句主要说的是道作用巨大。插句题外话,“用之或不盈”是老子揣度的说法。自然之道,必尽其用!只是有许多作用还没有影响到我们而已。倘若我们的活动超过了一定限度,那有些原本未作用在我们身上的因素就会作用到我们身上来。比如大肆破坏环境,可能很多从未出现过的灾害就会降临了。

这也是符合世界平衡原则的。人类社会环境也有类似道理。一个王朝造作狠了,结果就是民不聊生,就造成王朝覆灭,社会又重组再生、重新发展。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王朝的这种兴亡更迭,差点成了绕不出来的怪圈。无它,执政思想有问题!这个大家都懂的,统治者的贪婪无尽、官僚集团的为虎作伥和趁火打劫是明面上的东西,根本没把老百姓当人才是实质所在!

“渊兮!似万物之宗。”则感叹道的作用之深广是万物都必须遵循的。此处这个“宗”不能当成祖宗讲,可以近于“宗师”的宗那么看,是总的纲领之意。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则说我们若将道的“锐、纷”等表面遮掩现象去掉,再深入融入其中去看道,会发现它则是如此的纯粹剔透。此处老子用一个“湛”字形容道的纯一,十分的精到形象!当然,“和光同尘”指融入进去的意思。老子后面还用到了这一说法,那则是说统治者要融入到老百姓中去了。

“似或存”说的是道又是隐没在万物之间的。最后句“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是老子对道的出处的交待。说的意思就是:我不知道道是哪个的儿子,它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老子第四章隆重介绍了道的内在纯一而又作用巨大、左右一切。紧接着第五章就要说统治者行政时守中虚静的重要性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句说的是天地对万物都是不含感情色彩同等对待的。潜台词是天地的心是纯一虚静(空旷)的,就没有主观偏好,所以一视同仁。圣人呢也是如此,对百姓也一视同仁的。既然平等待之,就说不上有仁无仁的事了。民间呢又把这演化成了“圣人无情”的说法去了。老子这种平等思想的提出,也堪称人类社会文明极其伟大的进步!平等、自由、民主,我们中国早几千年就提出来了。可惜一直没得到贯彻落实!这,也是中国历史巨大的可笑之处!谁之过?诸君心中自有底。

正因倡导平等,所以老子对“仁爱”嗤之以鼻。他在后面第十八章中说到“大道废,有仁义。”也可以说算是对逐渐兴起的“仁政”观念的一种否定吧!当然,这也造成了道家看不起儒家,埋下了道儒之争的根源。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此句老子打了个比喻,说天地间是中空的,这不就如一个大风箱么?因为它的空间大(不屈jue,没穷尽。屈同厥),所以鼓动起就有源源不断的风在自然运行。这比喻强调的是风箱产生风的首要条件是中空,也是老子“无以为用”理论的一种展现。暗指的是;天地运行都要守其中空虚静、保持其纯的状态,社会治理不亦该如此么?

“多言数穷,不若守中。”(数,术数之意)这就进一步劝诫统治者“说多了其实还没招了,不如保持好自己的初衷简单化处理!”这一方面强调统治者抱虚静之心恪守本衷的重要性,也是老子“无为而治”理念的一种展现。

当然,驭繁于简地施政,是一种极其杰出的政治才能。”

这么看来,哪是他清风师父教我哟!反倒是我教他读懂《道德经》来了!

不过,作为回报,清风把《老子想尔注》借给了我,让我参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