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武侠修真>自道的意思> 第62章 狂讲《道德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狂讲《道德经》 (1 / 8)

清风看我神情有些凝重,便催促道:“你明天就要走了。干脆抓紧时间,多讲几章。我晓得大意后,再自己好好对照原文想想,也便成了!”

他既如此说,我便不再管他有啥感触没有了,一口气不停地直往下讲: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而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章说来极其简单,就是劝告统治者要抱朴守一,成就人生至誉。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而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常以“一”代指道,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是泛泛而言的说:天得了道就能清朗,地得了道就平宁,神得了道就灵验,山谷得道就能充盈,众生得道才得以生存,王侯得了道才可以成为天下楷模使天下端正(“为天下正”的正,与“以正朝纲”的正都有端正之意)。

“以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这是从反面说不可失道!这句省略了“如果失道”几个字。即:如果失道,就会导致:天不得清朗,恐怕就要崩裂消散;地不得安宁,恐怕就要被废弃;神不灵验,就会被消灭(取消,不再供奉,不再相信);侯王不能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其国家)就会一蹶不振(他自己也将没有国际地位)。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老子在此借历来侯王的谦称的由来重申其“以下而上,以不尊而尊”的策略。贵以贱为根本,也含有贱才是贵的“一”之意,要实现“贵”,就得守“贱”。高以下为基就没得啥子好说的了,没有下面的堆积起来,怎么能实现上面的高高在上呢?所以说侯王们历来自称“孤、寡和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本么?不是吗?(“不谷”即不育,还是孤家寡人之意)。虽然在此老子只是附会侯王的自谦而说“贵以贱为本”,但也暗含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老子为统治者提供的“守贱而贵”的策略,其实也是坚持“以民为本”的治国方针!老子认为这样做才是守了道的。

“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所以,致高荣誉就是不要荣誉,与大家一样平凡。做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因此,没必要做起光洁如玉的样子。琭琭,珞珞都是玉石的称呼。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章其实是在说“道”,至于为啥归于《德经》,可能因为老子是想从此基础出发在紧接着的几章中来论证“守柔止损”的道理吧。

“反者,道之动。”“反”同“返”。就是说道的运行轨迹是循环往复的。古人通过昼夜交替往复及四季流转轮回来看待世界的变更,从而得出如此结论。他们不光认识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也认识到了今日不同昨日、今年不同去年的发展变化的,因此有了循环渐进发展的观念,故称为“道之动”。古人太极图案中的阴阳鱼,也是互相首尾相逐,呈回环游动之态的。所以,古人的智慧,也的确令人佩服!

“弱者,道之用。”是说“道”作用于世界,是十分微弱而柔和地作用的。它不会骤然发作,只会让事物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因此,老子希望统治者在治理社会时也要抱着柔和的态度来。这就是老子后面一再重申的“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的理论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