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部分 (1 / 5)

一点,对游击队的改编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也就无法解除战时状态。

由此可见,刘诚志实际上给予了游击队最大的权限。

这个答复,也让绝大部分游击队代表感到满意。

不管怎么说,刘诚志表态之后,已经把自己与游击队绑在了一起,也就等于将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与游击队绑在了一起。要知道,罗耀武与陈必时都是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因此游击队的权益得到了军方的全力支持。

只不过,仍然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

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根本性质。作为战时机构,肯定是临时性的权力部门,不具备长期合法性,因此军事管制委员会赋予游击队的权利,也只具有临时性质,在今后得不到保证。

受此影响,一些游击队代表提出,应该以宣言的方式,确保游击队的权益。

毫无疑问,这已经超出了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权利范围。

要知道,军事管制委员会是代替最高统帅部,在某一地区施行最高统治权。虽然军事管制委员会受到地域限制,但是作为最高权利机关,任何政治宣言都有全国性的影响力,必然会对中国的政治体制产生影响。

如此一来,只要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发表了“游击队宣言”,就等于最高统帅部承认了游击队的合法权益,到时候其他战区的游击队就将效仿。即便战火还没有烧遍全国,可是敌战区已经占到了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除掉新疆、西藏、内蒙、青海等偏远地区,敌战区差不多占到了大陆地区的二分之一。从人口上看,敌占区内的人口超过五亿,也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任何针对游击队的宣言,都将对百分之四十的中国人产生影响。

实际影响肯定不止这么简单。

即便对于中国当局实控区的民众来说,针对游击队的宣言也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

别的不说,游击队代表就明确提到,必须承认武装力量归公民所有,而不是归统治集团所有,而且政府只是代表公民实施行政统治,因此得由公民选举产生,并且受到同样由公民选举产生的权力机构的监督与约束。更重要的是,政府只有行政权,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超越法律的行政特权。也就是说,由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也得像所有公民一样,尊重国家的一切法律。

事实上,这正是限制了统治集团的特权。

对后方民众来说,肯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对最高统帅部来讲,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问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谁也不能忽视游击队的要求,特别是在北方战区,就算罗耀武并不完全赞同游击队的提议,毕竟罗耀武并不是一个有着崇高政治觉悟的政治家,而是一个非常实在的军人。在他看来,所谓的民主制度,在抗战时期都没有多大帮助。为了凝聚国家的抗战力量,集权、甚至是**都有必要。只不过,罗耀武也不得不承认,游击队的要求必须得到尊重。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军人都没有政治觉悟。

在这个时候,陈必时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可以说,在连刘诚志都认为不应该向游击队做出太大让步的时候,如果没有陈必时的坚持与支持,恐怕这次谈判又将破裂。

经过两次磋商之后,陈必时最终说服了刘诚志与罗耀武,向游击队做出让步。

只不过,陈必时也有自己的一套,没有完全采纳游击队代表提出的方法。

按照他的提议,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可以与游击队发表联合宣言,但是任何具有政治意义的宣言,都不能仅仅针对游击队,而要整队全体军民,即同等对待。如此一来,宣言就不能仅仅保证游击队的权益,而要保证全体军民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