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線,克拉斯諾夫白軍在德軍的支持下,由頓河向南方重鎮察里津進攻。北高加索的鄧尼金白軍先後攻占了薩爾斯克和提霍列次克等車站,切斷了北高加索與察里津的聯繫,企圖打通一條通往黑海各港的通路,以便以南方保障克拉斯諾夫白軍的後方。在敵突然進攻的情況下,南線紅軍被迫組織防禦,在察里津、格羅茲尼等要點進行了頑強的保衛戰和塔曼集團軍的撤退。在抗擊東線和南線進攻之敵的同時,北線紅軍在沃羅格達、科特拉斯兩地組織了防禦,粉碎了在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登陸的外國干涉者南下與東線白軍會師的企圖。總之,經過內戰初期前幾個月的作戰,弱小紅軍頂住了敵人首次進攻浪潮,經受了鍛鍊,但不久又面臨新的更嚴峻的鬥爭。
1918年11月,國際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以德國為首的四國同盟向協約國投降,德國和奧匈帝國發生革命。蘇維埃政府立即宣布廢除《布列斯特和約》,並著手解放被德國侵占的領土。協約國也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騰出手來,加緊了對蘇俄的干涉,向俄國增調大批兵力,占領了黑海各港口、克里米亞和烏克蘭南部。原來投靠德國的鄧尼金、克拉斯諾夫又倒向了協約國。這一時期,南線成了反蘇維埃勢力的主要戰略基地。蘇維埃共和國又一次受到嚴重威脅。為了加強對敵鬥爭的領導,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於11月底決定成立工農國防委員會,由列寧任主席,負責領導全國的軍事與經濟活動,確保前後方的統一。11月26日,俄共中央決定,要竭盡全力在各條戰線展開進攻,特別要在威脅最大的南線展開進攻。戰略方針是:在白軍同干涉軍會合之前先殲滅白軍,然後再擊敗干涉軍。至1919年初,紅軍經過近5個月的奮戰,解放了烏克蘭以及伏爾加河、頓河流域等糧食、燃料產區。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在當地人民奮勇鬥爭下也獲得解放。至此,蘇維埃共和國的地位大為鞏固。紅軍的初步勝利迫使帝國主義者放棄了直接出兵的打算,改為支持俄國反革命勢力和策動俄國西部、西北部的鄰國向蘇維埃共和國進攻。
1919年春,蘇維埃共和國國內形勢仍然十分艱難:糧食和油料危機加劇,國家仍處在四面受敵的狀態,戰線長達8000公里。國內外反革命武裝計劃在3月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進攻的主要突擊力量仍然是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部隊。高爾察克在東線實施主要突擊,鄧尼金在南線,尤登尼奇在彼得格勒,末勒爾在北線,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民族主義分子在西線分別實施輔助突擊。各線白軍共150萬人,其中作戰兵力51萬人,協約國利用其海上優勢,對全線白軍實施廣泛支援。此時,紅軍共有140萬人,其中作戰兵力38萬餘人。至4月中旬,各線白軍不斷進攻,使蘇維埃共和國的形勢漸趨惡化,東線形勢尤為嚴重,它再次成為共和國的主要戰線。俄共中央分析了當時形勢,確定了粉碎高爾察克,解放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的戰略任務,並採取措施,增加武器生產,改進交通運輸,給東線增調人力物力。
幾經削弱的東方面軍到4月中旬補充到14萬人,編成兩個集群:由第一、四、五和土耳斯坦集團軍組成南方集群,伏龍芝任司令員,其任務是由布祖克地域向烏法實施深遠包圍突擊,在450公里寬的正面上粉碎敵西集團軍;由第二、三集團軍組成北方集群,紹林任司令員,其任務是向薩臘普利、彼爾姆方向實施正面突擊,擊潰敵西伯利亞集團軍。東方面軍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粉碎了高爾察克的西集團軍和西伯利亞集團軍,進到了烏拉爾山前地帶,向前推進了350‐450公里,解放了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人口500多萬的重要產糧區和工業區。通過反攻,紅軍在東線牢牢地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取得了對高爾察克白軍的決定性勝利。
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