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頁 (2 / 2)

第二、三集團軍圍殲紅軍第十二集團軍,爾後向紅軍第十四集團軍進攻,奪取敖德薩,並在方面軍整個地帶內抵近到第聶伯河。為了奪取西烏克蘭,波蘭政府與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彼得留拉簽訂了共同作戰的條約。

在波軍正面,紅軍部署了兩個方面軍。一個方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北的白俄羅斯境內,轄第二、四、十五、十六4個集團軍和騎兵第三軍,到5月底共有步、騎兵8.1萬人,方面軍司令員是圖哈切夫斯基,當時他年僅27歲。

另一個方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南的烏克蘭境內,轄第十二、十四集團軍和騎兵第一集團軍,共有步、騎兵4.6萬人,方面軍司令為葉戈羅夫。

到1920年5月底,蘇波雙方兵力對比暫時處於均勢,但紅軍西方面軍正面波軍左翼集團兵力較弱。因此,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計劃由西方面軍向波軍左翼實施主要突擊。1920年4月28日,俄共中央批准了加米涅夫制定的戰略反攻計劃。該計劃規定,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密切協同,分別從東北和東南向華沙實施向心突擊。西方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北擔任主攻,沿明斯克、比亞威斯托克方向直取華沙。西南方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南配合西方面軍行動,沿羅夫諾、盧布林方向實施輔助突擊。反攻前,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滿以為波蘭的工農革命正處在高潮之中,他對戰爭前景作了十分樂觀的估計。圖哈切夫斯基也基於這種估計,結果導致了他在戰爭中輕敵冒進,功虧一簣。

1920年4月25日,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至第聶伯河寬500公里正面上發動進攻,短時間內向烏克蘭腹地推進了200公里,5月7日奪占了基輔,但未能合圍紅軍第十二集團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