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自然长的菩提树> 第13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部分 (3 / 4)

洪洞大平原。

故乡洪洞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真正的可谓是自古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地形山川秀美,矿产资源丰厚;民众更是向来尚燕赵侠义之风,多慷慨悲歌之士。是的,我们没必要夸耀曾遍及大半个中国的明代大移民,也不必以国粹京剧《苏三起解》里的一句“洪洞县里没好人”而大发脾气,毕竟这些有着深远影响的家国轶事,都曾属于故乡昔日的过去。但荣幸的是,时至今日,曲调依然健全的,音律依然动听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保存得最具古韵魅力的民族鼓乐——威风锣鼓,也只有在故乡洪洞才能寻着真根了。这些千古流传下来可威慑神州的民族鼓乐,其声调是那么的铿锵激昂,倘若真正的听了,定会使你的血液顿然沸腾起来,即便是再懦弱人,也会为之而豪情长啸的。如果有空来这里寻访,就是在乡下的村头巷口,遇着个穿开裆裤娃娃,他都能哼儿歌般的诵念出繁杂的鼓谱。倘若再要细心的收集一下这威风锣鼓的曲牌名,定能找出像《金古桥》、《道金莲》、《小珍珠》、《风调雪》、《乱九天》等等这样高雅的曲名。现在大众通俗的娱乐文化,都在影院、电视、歌舞厅里日夜的上演着,但在故乡的乡下,总是常能看见手拄竹竿探路,而走村窜巷的盲人说书艺人,师徒用一根竹竿一前一后的相互搀扶着;每逢农闲或是庙会,常能看见外来赶场子的马戏团或耍猴的野班子,稍有讲究的各村镇的戏台上,总是上演着属于这方水土的蒲剧或道情。就是这样世代相传的纯粹民间艺人,他们居然占据着乡间广大民众的娱乐阵地,往往台上演的人是疯子,台下看的人是傻子,正是有了这样如疯如傻般的演和看,才让这方大地的祖祖辈辈明白了人生的苦辣酸甜。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蒸年糕,敬神子;村村镇镇更要敲那纯正地道的威风锣鼓,踩高跷、扭秧歌、放火铳更是一样都不能少;最是能代表洪洞民俗的民间老规矩,至今都还讲究每年的破五(大年初五)不走亲戚。这里的人们都有着大大咧咧的性格,男人们崇尚燕赵侠义之风,女人们喜欢穿戴大红大绿的衣裳,他们为人处事豪爽,生活讲究细节;崇尚的是科学,鄙夷的是愚昧,更可贵的是,这里的男女老少都有扶弱济贫的美德。

你如果有空可到这个县的每一个村落随便走走,你就能领略到洪洞这个县的文化传承,是有着怎样的历史沉淀和脉络源流。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仅《中国历史名人词典》中所列的二十六位远古人物中,在我们洪洞能找到其活动遗迹和留下传说故事的竟占一半之多。伏羲氏推演八卦在卦底村,炼石补天的女娲陵寝在侯村,轩辕皇帝后裔居聚的地方在公孙堡,颛顼之子皋陶故里在士师村;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娥皇女英,千古佳话,至今犹传。进入中古,更是群星璀灿、名人荟萃。造父驾车,许由洗耳,师旷正音,叔向贺贫,薄后辅汉,相如遗族,樊哙故里,徐晃冢茔,“龙卧”二圣,不胜枚举。至于近古,古大槐处迁民轶事,玉堂春落难逢夫,王铎舞墨,镐鼎论理等等,都已成为广为流传的故事。当你亲眼见识了洪洞这些厚重的历史和人类文化遗存时,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即便是在这方大地上随便的抓起一把泥土,它都能攥出人类文明的液汁来。

故乡洪洞自古向来兴教重文,所以这里走出了清代的王铎,近现代的董寿平、贾题韬、孟伟哉等等响誉文化界的名人,更走出了新中国央行的首任行长南汉宸。在民间更是大量的涌现着《易经》的研究家,他们一个个神秘的观天象,识地理,搞预测。这也难怪,因为创造《易经》的始祖伏羲氏,最早就是在我们这里的卦底村推演的先天八卦,而至今那里还保存有最原始最自然的天然卦台。有着璀璨文明的故乡,还有着土生土长强身健体的洪洞拳术——通背拳,这种拳种古远,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中华武术大家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