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姐妹;感情自然是最好了,变是蓉娘;也是从小跟另外两人一起长大;十分亲近的。相比之下,秦昭年纪本来就小,脾气又跳脱;跟几个人玩不到一起去是很正常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血浓于水,就算性格不是特别的合,秦昭跟堂姐们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这阵子她经常往秦大奶奶那里跑,不为别的,就想多陪陪贞娘:等过了年,贞娘嫁去开封,再想见面,那就难了。
贞娘本就是个温文贤淑的姑娘,如今亲事正式定了下来,她越发的端庄,平日里除了隔日去给秦节请安,连小院子的门都不肯出了。又因为秦节说江家诗书传家,让她便是不去上课,好歹也看些书。秦大奶奶虽然更在乎女儿的贤良淑德,但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每日里便也让贞娘看看书,写写字,只是不去上课,免得耽搁太多的时间。又因为秦大奶奶认字不多,有时候便让女儿念一些故事给她听:像秦大奶奶这样的贤良妇人,听故事也听得十分正经严肃,每日里只让贞娘拿了列女传之类的东西给她念。她丈夫儿子都不在了,守着三个女孩子过日子,自认为要想先贤烈女们看齐,所以每每听起这样的故事都格外的有共鸣。
这日秦昭又来看望秦大奶奶,正撞见贞娘拿了书,给秦大奶奶念列女传中的《京师节女》一文,秦大奶奶文化水平不算高,贞娘一边念,一边与她讲解。秦昭见这母女两个讲的热闹,便笑道:“姐姐莫要招呼我,自管与大伯母把这故事讲完!”
秦大奶奶听这话,皱皱眉道:“先贤烈女的事迹,哪里能说是‘故事’?”
秦昭垂头道:“大伯母说的是。”
秦大奶奶见秦昭没有反驳,心里总算顺畅一点儿,她知道秦节给女儿侄女请老师是好意,可好好儿的女孩子,整天读那些男人的书,又不能考状元,有什么用呢?贞娘去上了几个月的课,只是把女诫匆匆讲了一遍,其他的时间都在跟四书五经较劲,连列女传都未曾讲过,这也太荒唐了。这会儿听秦昭把列女传说成是故事,这才忍不住讲了她一句,见秦昭没有反驳,便也没再多说,转过头来与女儿评论方才这京师节女的故事:“这女子真是仁孝忠义……”
贞娘蓉娘齐齐说是,秦大奶奶便叹道:“你们日后嫁人,要以这些先贤烈女为榜样,才能与丈夫举案齐眉过,过的好日子……”
秦昭忍不住道:“过得好不好,也不能全看女的吧?丈夫不也得有个丈夫的样子。”
蓉娘笑道:“瞧这话说的,难道我们还能管了男人去?自己尽到了妻子的本分,丈夫也好,姑舅也罢,自然会尊重她。”
秦昭摇摇头:“也不尽然啊!我倒觉得,一味地让女子恭顺,为丈夫着想,却对男人没有要求,那只能惯出白眼狼来!贞姐姐啊,我觉得你脾气有点太好了……”
贞娘脾气柔和不喜争执,听秦昭这么说,只微微一小:“照着先贤的书来做总是没有错的。”
秦昭纠结道:“可先贤说的女人都很倒霉,全都是牺牲了自己成全了男人啊!要是好男人也就罢了,可有些男人真的不值得啊。比如姐姐你刚才念的那个故事,真的太不值了!”
婉娘听不下去了,把绣绷子往桌子上一扔:“京师节女杀身成仁,义冠天下,到了你这里就成了不值了?妹妹这话在家里说说也就罢了,可不要到处乱讲,不知道的,只怕说咱们家的女孩子不懂仁义廉耻呢!”
婉娘一向嘴巴直脾气坏,秦昭知道她这个破毛病,听她说话刻薄也不生气,只是认认真真地说:“二姐姐先别急着给我说大道理,咱们就事论事,就说说这个京师节女的故事吧!这故事说的很清楚,是她丈夫招来的仇人,与妻子,还有妻子的父亲全无相干,可为什么故事的结局却是让妻子用性命来偿?要说夫妻感情深厚,愿意为对方死,那没什么可说的……可这个故事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