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2 / 5)

这是一本极其美丽、珍贵的画集。

曹保印先生为本画集拟订的出版方案题为“为了风雨后的那道彩虹”,我觉得没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能说明这本画集的意义了。美丽家园,幸福生活,自由梦想——这些出自经过劫难的孩子们笔下的图像真的像雨后彩虹一样美丽。

风雨骤至,地裂山崩,灾难的突然降临使孩子受到的创伤和痛苦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言传的。什么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这个问题之复杂、敏感可能会远远出乎人们的想象,更何况是发生在年幼的生命身上?在孩子们的图画中,倒塌的房屋、被压在废墟中的亲人、那些伸向天空的绝望的手……这些都是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是稚嫩的心灵所无法承受的重压。在孩子的笔下,死亡的痛苦呈现出它的各种形相,这是最令我们感到痛苦和忧虑的。对于成年人的世界来说,不难知道生之脆弱与无常、知道命运之吊诡与残酷,因此学会以珍惜和感恩对抗苦难,劫后的幸存者对此更有体会。因此古罗马作家西塞罗说,探讨哲学就是为了迎接死亡;许多哲学家都提倡在灾难后让心灵开朗飞扬,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以自由的浩气取笑和蔑视命运的残酷。但是,对于儿童来说,痛苦很容易滞留在他(她)们的心灵和梦魇中,风雨会过早地浇灭萌芽中的人生理想,这是最令人忧虑的事情。画集的编辑们认为应该尽力减少孩子们对痛苦经历的回忆,以明媚温暖的阳光和美丽的彩虹帮助孩子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是很有道理的。

在西方古典文献中,中止悲哀、抚平痛苦的最有效方法是《奥德赛》中海伦从埃及人手里拿到的“有消除悲哀、愤怒、痛苦记忆的力量”的灵药。现实中当然不存在这样的灵药,只有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才是最好的灵药。因此,面对孩子们描绘美丽的家园和自由的梦想的图像,我认为他(她)们是在表达对于进步与幸福的祈愿;我还认为“风雨后的那道彩虹”绝不应被理解为和被利用为虚幻和廉价的装饰品——这是成年人的世界常对孩子的心灵犯下的罪错,而是在劫难后更强烈、更自觉地意识到的面对生活的真实理想和祈愿。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房屋整洁,亲人快乐——这些儿童美术中常见的图像在这里具有了无比真实的含义和强烈的情感。曹保印先生在笔记中说到:“在他们的笔下,理想依然是绿树红花,家乡依然是青山碧水,鸟儿展翅在蓝天中自由飞翔,小鸡小鸭小狗小猫小兔子享受着各自的乐趣。可以说,他们正在一步步走出灾难的阴影,走向温暖的阳光。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我在欣赏这些图画时所强烈感受到的,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的心中彩虹,的确是抚慰孩子们心灵创伤的精神良药。当生活的悲剧降临、幼小的心灵可能会遭到扭曲的时候,表现美的观念和艺术创作必定可以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在纳粹残杀犹太人的特莱津集中营里,女艺术教育家弗利德仍然相信要用真善美的观念教育儿童,极力通过绘画使孩子们保持正常儿童对美的敏锐感受。她指导的儿童创作的几千张绘画作品保存在布拉格犹太人博物馆,今天的人们终于读懂了这些儿童画的价值:在集中营里,绘画依然美丽。'1'虽然历史不同、性质迥异,但同样是经历着痛苦的幼小心灵,这次展览和这本画集中的作品不也正是具有释放痛苦、向往美好人生的价值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序三:像彩虹一样美丽(2)

我还想顺带谈一谈由这些图画所联想到的目前儿童美术教育问题。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在西方思想史上真正深刻地认识和呼吁儿童教育的意义和力量的,首先不是教育家,而是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家、艺术家。'2'与一般的儿童教育相比,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与力量就更为凸显出审美、游戏、纯真精神等特性;对于儿童来说,绘画只是一种手段,从中可以获得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审美体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