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聊斋仙人岛> 第112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部分 (2 / 5)

是个什么意思。

大宋的国策是打压武人,但是仅仅打压武人那是皇帝,是赵家的目的。到了文官手中,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让皇帝染指军权。

没有军权的皇帝是安全的吉祥物,而有了军权,那是吃人的老虎。

老赵家最后一支忠心的军队,是老相国费了多大的气力才拼光在北边。

什么保护百姓,说说而已。保护百姓不在城墙上保护,非要开出城去野战。

为了百姓。从来都不过是以此之名,行邪恶之事罢了。

大人们不在乎什么妖邪,也不乎什么北胡。五国十代时,他们经历的多了。

好容易遇到了个宋,他们肯定要专心经喜,不能让赵家人再浪下去。不然毁了国,他们又会掉入那个士人为士兵欺凌的时代,这是没人愿意的。

像是崖山之后十万军民齐跳海,向外宣传是忠心,但是实际上却是对胡人统治的恐惧。

蛮夷入华夏。在后来的宣传其实已经是这点……不乱杀文人。

有了这一条,又人才真正的无耻,才有了我大青果。

现在的时代,文人还守着仅剩一点儿的节操。只要老赵家人不乱来,不要老想着北伐,他们就已经满足了。毕竟刚从五代十国中出来,人心还没那么大。

而老赵家人得了军队,又或是他们知道了宋军的强弱,都会一意北伐。

胡人是这么好招惹的?为什么就不能老实过日子?

是了。都是军队害的。只要皇帝手中没有军队,只要我大宋的军队足够弱,这一切就都不会再发生。

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终宋一朝的重文轻武,就是这么发生的。

正如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的士大夫们全都是穿了鞋的,他们是一点儿也不想过胡人南下的日子。赵胤义两兄弟时,他们曾经鼓起过一次的勇气,但事实证明,干不过,根本干不过。

前段时间,皇帝绕过他们,动用了一次的军队。他们已经是吓的不轻,抓了杨家的部曲。没有想到皇帝还来。

但来了又如何?你也就派来的不是武夫,就是这样的丑鬼了。

兵部拒不发兵,不仅是急了包拯,同时也恼了赵祯。

赵祯这皇帝当的极为憋屈。太后时,就不多说了。就说这皇宫,什么人都可以随意进出不说。打了那么久,也不见军队护驾。赵祯心中就没点儿想法。

而且现在已经不再是过去,他已经有后了。不会再发生有人攻打皇宫,他便有弃了皇位的想法。哪怕是为了儿子,他也要有一支武力在手。

当包拯向赵祯告知他调不出军队,皇帝用一种很诡异的眼神看着他。

他是皇帝,这是他老赵家的天下,他却调不了军队。

赵祯想了一下,使人叫来了晏殊。

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而且他是老臣,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为晏殊女婿。

这也是赵祯找他过来的原因。他只要开口,兵马调动也就不再是问题。

“啊!陛下在说什么?”

然而晏殊并没有站在赵祯一边,他在装聋作哑。

老实说,虽说晏殊老了,但是他耳不聋眼不花,之所以没有支持赵祯是因为他支持不了。

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