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时刻的心理诉求,使临终者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灵魂安详自在,心无挂碍、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如果我希望当死亡来敲生命之门时,我能平静、无憾、安详、满足地离开,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学习面对生命里的缺憾、伤痛与冲突。”这就是一个有着丰富临终关怀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生命河流》的作者苏绚慧女士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她致力于传播的,希望更多人能够掌握的人生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死亡有着根深蒂固的禁忌,不提倡谈论死亡,甚至不能传递坏消息,否则就是对临终者不敬、不孝,心狠冷血或缺欠同情心,这种观念使得许多人面对临终者只能强颜欢笑、若无其事,或说些隐瞒的话。其结果往往是留下太多的遗憾和后患。
书评:直面死亡,是人生重要一课(2)
对于临终者,由于他无法确切了解自己的情况,不清楚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的期限,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尽自己未了的心愿,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化解对死亡的焦虑,等死亡真的来临那一刻,他们才匆匆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亲友们的隐瞒看似是保护,实则未免有些残酷。
对于生者,由于不能充分地跟即将逝去的亲友倾诉分离之情,没有足够的时间告别,其结果就是日后怀念之心无处寄托,部分情感和灵魂仿佛被硬生生地“抽走”,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就会终日神情恍惚、心不在焉、魂不守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一生。
其实,临终者即将离去时,告知并不意味着放弃,让他们独自面对,而是让他们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意识到必须要把握这最后的时间,完成生命里那些会留有遗憾的心愿,也让他们可以思考生命最后一刻他们希望被如何对待,不错过机会,也不做无谓的挣扎。
当然,这其中的方法很重要。在慰藉临终者时,我们绝不能用“同情心”,而需要“尊重”与“同理心”,不是远远看着他一个人挣扎,表示同情却无所作为。而是让自己的心跟他们的心真正“待在一起”,共同面对死亡。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在《生命河流》一书中作者举了一个发生在纽约公立小学的事例:“纽约的冬天常有大风雪,有时前一天晚上还是一片晴朗,第二天拉开窗帘,才发现已经积雪盈尺,门都推不开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会停止上班,学校也会通过广播宣布停课,唯有纽约的公立小学,即使是积雪到难以举步,却仍然开放,每逢这种情况,都有家长打电话到学校,怒气冲冲地责问,但校方的解释总会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挂上电话。学校告诉家长:纽约充满了百万富豪,也有不少赤贫家庭,后者白天开不起暖气,吃不起午餐,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中饭,学校停一天课,穷孩子们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们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意停课。有些家长建议:何不让富裕的孩子留在家里避风雪,接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就好了?校方的回答是:我们不愿意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觉到他们在接受救济。”因为施善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临终关怀的最高境界也是如此。
ノ米ノ花ノ在ノ线ノ书ノ库ノ ;book。mihua。net
推荐序 在生命长河中相遇(1)
推荐序在生命长河中相遇
文:洪莉竹(台北师范学院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华人社会受到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响,很少直接讨论“死亡”,因此多数人并未培养出正确面对死亡事件的态度与能力。当一个家庭中有亲人染患重病或濒临死亡时,多数亲属的反应是:不想接受事实,害怕不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