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水煮三国> 第276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6部分 (1 / 4)

根据雷绝招的调遣。监军纪波明和敖闻喜二人各率两万人马分别埋伏在成都东北的龙潭寺和西北的苏坡一带,其任务是阻挡杜闻秀北面的主力军。监军敖闻喜和王济恩各率兵两万绕道桂溪、保和两地,进攻南门和东门外的大理军队。雷绝招自己亲率三万军队自成都西南花红院方向杀入,居中策应。

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兵法又云:“若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也。”现在川军两倍于敌人,城内城外又正好各有十余万,似乎本身就已经符合兵法的‘倍则分之’、‘内外夹击’的道理了,就不需要作进一步的部署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以围棋为例,在棋盘中央,要围住对方一颗子,自己需要有四颗子。十则围之就剩下了六颗。若要围住对方相连的三颗子,自己则需要捌颗。按十则围之的说法,就剩下了二十二颗。这种死板的战法,必然使自己很多兵力闲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古时的战争,当两军相遇之时,其战线首先是一条直线。然后由于各处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勇猛一些的士兵冲进了敌阵,直线被逐渐拉弯。再后,勇猛的士兵冲进敌阵之后,三面受敌,处于不利地位,就慢慢往后退却或者被敌人杀死,曲线又重新被拉直。整条战线便一直重复着弯曲、拉直、再弯曲的过程。后面的士兵,被前面的士兵所阻挡,冲不上去,往往被闲置起来,要等到前面的人战死之后,自己才能冲上去继续寻死。

这种典性的战争属于消耗性的战争。双方的作战能力虽然要起一点点作用,但它主要消耗的还是双方的兵力。

后来,兵法家们认识到了这种战争的危害,就不停地思索,怎样把敌军放入自己的阵中,在局部造成以众击寡的优势。慢慢地,应用一些固定的战濠、工事组成的天门阵、八门金锁阵等种种阵式就应运而生了。这些阵式,由于事先考虑不当,其本身大都留有或大或小的破绽。其实它们最大的破绽,还在于敌军有可能根本就不来应战。

两军相对,讲究的是攻敌不得不防。你虽然排了个阵式,敌军完全可能改道进攻你的国都或重要城邑。等你匆忙赶去救援之时,阵式就完全没有用了。

蔽橹,指具有大盾牌的四轮车。它用桃木制成,外蒙生牛皮以抵挡弓箭,其内部除了马匹之外,还可以容纳士兵十余人,通常用以掩护军队接近城墙。偏厢、鹿角都属于战车。它们的防卫能力虽不如蔽橹,但它们所载的士兵能够挥刀、射箭,其攻击力却又强了几分。蔽橹在前,偏厢、鹿角紧随其后,这样就形成了一支冲锋的队伍。此次解成都之危。雷绝招总共派出三个三千人的冲锋队,分别由三位吐蕃将军率领。洛追坚参、本钦所率两支冲锋队各自依附成都东北面的纪波明和西北的敖闻喜军队,准备对大理军主力发起冲锋。班智达所率的冲锋队则在王济恩所率军队之前,首先对东门外的大理军队发起冲击。大理将军单柘林所听到的,实际就是班智达所率冲锋队的鼓声。

在雷绝招看来,战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冲击、切割、包围的过程。第一步,派出冲锋队向敌军发起冲击,在杀伤敌人的同时,主要的目的是冲乱敌军的队伍。第二步切割,利用敌军队伍混乱的时候,以主力作战部队将敌军切割成兵力相差悬殊两个以上的部分。第三步,以自己六七成兵力抵挡住敌方的九成兵力,以自己三四成兵力对敌军剩下的一成兵力形成包围之势,尽快地消灭或俘虏这一成敌军。冲击、切割、包围三个步骤每重复一次,胜利就近了一分。自从驻四姑娘山的吐蕃军队归降之后,每日的训练就是冲击、切割和包围,现在是实战当中的首次运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