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一边摆弄着对方递过来的锦盒,一边头也不抬的说道:“我这不是出不了宫吗。要是三哥今儿能够带我出去玩一圈儿,我以后就不管三哥要东西了。”
“拉倒吧!你现在是太子殿下了,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你呢。我要是敢偷偷地将你带出宫,明儿一早弹劾我的奏折,摞起来能有一人高你信不信?对了,父皇找我有什么事吗?”
“不知道。你去了不就知道了吗。”李治一边往甘露宫走一边心不在焉的说道。李恪此番送给他的锦盒,看上去就像一个密封起来的的盒子,李治翻来覆去的找了半天,连一条缝都没有找到,就更不要说将锦盒打开,看到里面的东西了。
眼看着就要到甘露宫门口了,李治还是没有打开锦盒,不由得有些泄气,有些无奈的说道:“三哥,你给的这是什么盒子啊?我怎么打不开啊?总不会是要把这盒子打破了才能打开吧?!”
李恪扫了一眼李治,老神在在的说道:“这个锦盒是不能用寻常的办法将它打开的,只有找到了机关以后才能将它打开。三哥这不是看你终日无所事事,所以才找了这个机巧的玩意儿让你打发消磨时间。里面绝对有好东西,想要知道里面有什么,就慢慢的想办法吧!”
说话间来到了甘露殿的门口,李恪也不再理会李治,径直迈步走了进去。李世民正端坐在龙案的后面处理奏折,见到李恪走了进来,示意他先等一下,等到他将这个奏折看完,并且朱批之后,才不误责怪的说道:“为德,收粮这种小事你又何必要亲自前往,而且还是一走就是这么久!为父要找你商量点事,都找不到你的人。”
“父皇,您知道我这个人最是受不了每日早朝的,所以才借着这个机会跑出去的。说是外出收粮实际上是借着这个机会去游山玩水……父皇,您找儿臣有什么事吗?”
“自打上次在你的酒楼聊过之后,为父就一直在盘算着该如何处置倭国。正好今年粮食大获丰收,为父就一直在盘算着是不是该出兵剿灭了倭国,只不过一直苦于没有借口,所以才想找你来商议。”
“父皇,儿臣以为倭国区区一个弹丸之地,根本就不足为虑,以我大唐现在的实力,彻底的覆灭他们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但是儿臣以为,此事应当稍稍靠后再做,因为现在有比剿灭倭国更为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嗯?如今我大唐四周安宁,正是最好的出兵时机,难道还有什么比消除隐患更加的重要吗?”说到这里,李世民突然间想起,刚才明明看到李治也一块进来了,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他这个现任的太子也应该参与进来,哪怕是只是在一旁认真的旁听,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可是怎么一转眼的功夫,人就没影了呢。
目光在殿内扫了一圈,直到回转过身子,才看到他正站在自己的侧后方,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一个锦盒,不由得有些气恼,于是重重的“哼”了一声。
正在认真的、全神贯注的摆弄着手中锦盒的李治,被李世民的这一声给吓了一跳,抬起头发现父兄都正在看着自己,不由得有些慌张,赶紧把手中的锦盒藏于身后。
李世民摇着头轻声叹了口气,并没有责备于他,而是温柔的说道:“为善,我和你三哥正在讨论很重要的事情,你也要认真的听。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发问。当然,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供我们参考。”
“是,父皇。”李治双手放于身前,毕恭毕敬的说道。
见到李世民再次把目光集中到自己这里,李恪说道:“父皇,这几年我大唐的民间贸易已经全面复苏,比起前朝鼎盛时期已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一来,对于铜钱的需求量便逐年增加。而我大唐本身铜矿并不多,如果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下去的话,只怕连二十年都用不了,即便是朝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