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部分 (1 / 4)

摹�

从古到今,关于什么是人的问题,众说纷纭,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规定的。上面也提到人是一种动物,一种高级的动物而已。但这样规定人并没任何意义,因为人是和种复杂体。人和动物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认为人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动物,具有很的能动性,能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中国的《礼记》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孔子大概坚持此说,人是一种道德动物,具有伦理观念。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弗洛伊德认为人无非就是充满力比多即*的动物,具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也有人认为语言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还有人认为意志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鲁迅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总之什么是人?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个学者重视什么强调什么就认为什么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标志。人与动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人是一种动物,同样具有各种欲望和本能,正如中国古代的一句话:食色,性也。弗洛伊德的理论能很充分地说明这一点。食色是有的基本需要和正常需要,也是人的合理需要。但关键的是人若仅停留于此,或把食色当成人生唯一的目标,那么人就与动物相差无几了。倘若过分地追求食色,人也许连动物也不如。这就引出第二点,人是社会性的人,人离开社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在社会中,人应有最低限度的道德,以此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儒家孔孟提倡仁义道德,正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而又大同的世界。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利益与道德始终是一对矛盾,当今的生产力还远未能解决人的物质需要。由此引出第三点,即人是经济人。*的经济决定论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并且*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也是建立在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的基础上的。中国的管子也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蛤是在物质财富还未能达到那么高的水平前,人类社会将一直存在私有制、不平等、不*等现象,于是少数人由于各种原因率先拥有了极大的财富,实现了个人的最大自由。这就引出第四点,人应该有所精神追求,实现自我的最大自由。但这一点只对于一部分有效,多数人永远停留在物质层面,甚至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做到,*深刻地提示了这一点。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这里简略地谈一下,要说清楚还得另加研究。

区分了人和动物,我们就接着看一下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人道主义。我们常说西方中世纪是个黑暗的世纪,把它归于违反了人性,即人的本性,或违反了人道主义。我们说中国的*缺乏人性,缺乏人道主义,都是从人的本性来谈人性的。在这里,也要做一个区分,即动物性、人性和神性三者的区别,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这里不是合适的讨论地方,只能简要地说一下。有时我们把人性简单地说成了动物性,即人和动物的共同的自然本性,强调了它们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有欲望和本能的各种冲动。但人性即使在这方面也比动物性要复杂得多,动物性是*裸的,无遮掩的,而人性的表达因为文化和社会等因素变得比较复杂,也很伪装。人性,当然是具体的个人的本性,并非抽象的人性。人性还具有道德的含义,在这一点上又与人道主义差不多。人性或人道主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这就上升到了道德的层面,只有上升到这一点人性与动物性才有了本质的区别。人与人之间缺乏爱的关怀,人就失去了人性。神性,在笔者认为,就是人克服了人性后达到的一种自由境界,具有神的快乐。人能不能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