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9部分 (4 / 4)

民即惶惑无以法则。关贝子以李广做譬喻,皇上年纪小,更容易听得进去,算是苦心孤诣了!“

这个调调,和倭老先生板起脸来给皇帝说的种种大道理,异曲同工嘛。

还有,不论是蒙旗的倭仁,汉旗的徐桐,还是汉人翁同龢,都有一个概念:旗人亲贵“不读书”,“不读史”。可关卓凡显然不但“读”,读得还很透彻,深入而能浅出,某些见解,连倭、徐、翁几个,也未必就能生发得出来。

此人年少而立奇功、得大名、享厚爵,实非幸致!

“总司弘德殿稽查”的醇王,当了大半年的“旁听生”,今天是第一次把“功课”听了进去。他生性好武,李广的事情很对他的脾胃。之前,他一直以为李广“数奇”,运气不好,没想到这位名动于后世的“飞将军”,竟是个“没本事”的?

下了学,醇王还发了半天的愣。

其实,李广的“没本事”,还不止于此。他的部队,战役准备、后勤保障,也是一塌糊涂。不过,一堂课要有一堂课的重点,贪多嚼不烂。关卓凡想着,其他的“点”,也要用得其所,现在先放一放,以后再说。

从弘德殿出来,关卓凡长出了一口气。这新年第一课,应该是过关了。

事实上,关卓凡这个皇帝学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的角色。

*(未完待续。。)

ps:  明天一章,后天开始爆更!

*

第八十一章 别操这个心

自关卓凡一进殿,小皇帝的目光就在落在他的身上,眼睛骨碌碌地直转。这代表小皇帝对关卓凡的兴趣;可同时,你不晓得,这个不到十岁的男孩,到底在转多少念头?

原时空的同治皇帝,因为早逝,被时人和后人给予了过多的同情,可关卓凡认为,同治固执偏狭,飞扬跳脱,实在算不得一个合格的皇帝。

喜爱浮华热闹,这一点,同治和他老妈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年纪大了之后,主张重修圆明园的,同治其实是最力的一个。名义上当然是给太后“颐养天年”,但同治本人对这个园子的兴趣,绝不在慈禧之下。

一亲政,同治就开始着手做这个事情。

圆明园不是颐和园,真重修,国家财政是一定要破产的。恭王反对,同治居然对他六叔拍桌子,大声咆哮:“我把这个皇帝让给你做好不好?”

然后大发威风,撤掉恭王的一切差使——这还不够,居然“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入不入八分辅国公”。

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惊愤交谏,同治牛脾气上来,居然亲自拟旨,要将五军机、五御前等十位重臣,一起革掉。

这就不仅是“倒行逆施”,简直是“丧心病狂”了。

同治根本不明白:清朝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脱胎于满洲贵族共和,满洲亲贵,是政权的“股东”。就算经过康、雍、乾三朝,“股东”的“表决权”,就比例而言。相对于皇帝这个“董事长”降低了。但依然还是“董事”。

同治这么干。等于要把所有的“表决权”,收到“董事长”一人手里。这种行径,真正叫“动摇国本”,即以圣祖、世宗、高宗之盛年,也绝不敢干。他一个刚刚亲政,没有任何真正权力基础的毛头小子,就这么乱来,下场如何。用脚后跟也能想到。

早已“撤帘”的两宫皇太后,不跟皇帝打任何招呼,御弘德殿,召见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当着皇帝的面,恢复了恭王的爵位差使。皇帝亲拟的那道撤军机和御前的旨意,自然作废,连明发的机会都没有。

这其实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