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營商環境,你那邊遇到困難,跟小趙及時溝通,不管怎麼樣,大學城都是你們呂氏餐飲的娘家人。」
呂冬連忙說道:「謝謝領導關心。」
楊烈文是大學城一把手,說話自然有其目的性,又說道:「個體企業的發展,關係到整個社會經濟大局,但個體企業太過於分散,既不利於實現資源統籌,在溝通協調性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礙。」
跟別人,楊烈文不會說這些話,但呂冬不同,他直接問道:「呂冬,你從事個體經營,有沒有體會?」
呂冬說實話:「有一些。」
楊烈文前段時間曾經強調過政府部門職能轉變,為此數次開會,但這種事真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的,在太東的大環境面前,他這個大學城管委會的一把手,都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別說呂冬提起過的多部門聯合聯動的政務大廳,哪怕一個服務型思維,都難以推廣下去。
整個基層就沒有這種服務意識,只能徐徐圖之。
畢竟保持穩定才能保證做事。
楊烈文是真心想做事的人,但也知道做事要考慮實際,不能蠻幹胡干,個體經濟越來越活躍,想要進一步刺激大學城社會經濟發展,個體經濟不容忽視,一些相關政策方針的制定,也必須在了解個體經濟的基礎上進行。
閉著眼睛拍腦門想一出就是一出,那是瞎折騰,還不如什麼都不做。
「從你的角度去看,去思考,有沒有辦法實現更好的協調溝通?」跟以前問及呂冬其他問題一樣,楊烈文需要了解個體經營者的想法,當做一個參考:「就你的視角,如何能讓大學城有更好的個體經濟經營環境?增加個體經濟的活躍度?助力大學城社會經濟發展?」
論及專業性和學術性的問題,呂冬怎麼都比不上楊烈文。
但呂冬對個體經營者的了解很多,還有曾經的一些先進經驗。
呂冬思考了一會,說道:「領導,我倒是有個想法。」
楊烈文笑:「有想法說就行,說錯了也沒事,集思廣益嘛。」
呂冬說道:「不如在大學城成立一個由管委會主導的商會,等於為企業經營者們搭建一個交流溝通的平台,有這樣一個平台在,兩邊就有了協作共進的橋樑和紐帶……」
聽到呂冬說的話,楊烈文一直在思考,過了好一會才說道:「這樣有利於加強經濟、商貿和信息交流,加強社會商業團體與組織的緊密聯繫。」
呂冬暫時沒有接話,但也認同楊烈文的說法,不光是民間組織,任何組織都得接受領導。
這是原則性問題,不能變。
「呂冬,你這個想法很不錯。」
楊烈文覺得這是個好辦法,說道:「舊時代有商會,新時代同樣可以有商會。」
他跟呂冬所站的位置不同,考慮的事情也有區別。
呂冬想的是,如果管委會主導成立商會,呂氏餐飲公司成為會員單位肯定沒問題,他說不定能弄個副會長一類的,為以後發展爭取些便利條件。
公司發展,也需要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楊烈文這會想的是,商會一旦成立,吸收大學城各家企業加入,肯定能加強企業間的合作交流和資源共享;利於大學城企業的緊密協作、抱團發展;能塑造大學城企業統一的對外品牌,有效推動企業發展與品牌建設的互利共贏。
如果商會搞的聲勢大一些,說不定能吸引到在外經商有成的青照人投資家鄉。
楊烈文理想中的大學城,要秉承「大招商、大產業、大服務」理念。
尤其後一項,真正的「大服務」很難在短期內實現,商會多少能夠承擔一些作用?
呂冬頭腦很清楚:「領導,我就是提個建議,具體還要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