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部分 (3 / 4)

头道。其实蔡吉一直以来都有关注林飞在锦西的施政。特别是在幽州的时候,她还特地与庞统讨论过锦西的诸多制度。作为参与者,庞统自然也是对锦西的一系列制度赞不绝口。但来自一千八百多年后的蔡吉,还是瞧出了锦西制度的一些局限性。例如林飞在锦西所采取的制度源自墨者之法。由于墨者吃苦耐劳、严于律己,在准军事化的管理下能将人能动性发挥到极致。锦西的太平众拥有相似的素质,所以能适应墨者之法,集中力量开荒建城。但这种类似于后世生产队的组织,在宗族势力盘根错节的关内就不怎么适用了,甚至还可能激起民变。

依蔡吉的想法,锦西的一些制度必须在经过一定调整之后,才能在关内推广。并且推广对象不是普通的自然村庄,而是屯耕官田的屯所。因为替官府屯田的大多是流民,受宗族印象较小,容易接受准军事化管理。

所以蔡吉在看到王韫露出失望之色时,不禁微微一笑道,“罢了。这《太平经》孤先收下,汝去转告林飞,若想孤接受墨法,就好好经略辽东。让孤瞧瞧墨家能否像儒家、法家那般替大汉开疆拓土。”

王韫听罢蔡吉所言,当即兴奋地挺起腰板,冲着蔡吉郑重一拜道,“诺!吾等必不负主上所托!”

——————

特此声明:本章关于墨家与太平道的内容都是柳丁查资料自行脑补滴~o(n_n)o~

另外,有书友说墨家不会辅佐朝廷。这个嘛~偶只能说如果墨家不求出仕,为毛还要派弟子到各国做官呢?为毛还要发明那么多攻城、守城器械呢?为毛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呢?曾几何时墨家和儒家是并称的两大显学哟。好吧,偶承认墨家更傲娇一些~~~

·

第二十节 盐屯之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齐侯的车驾继续东行赶赴东莱。蔡吉本人则在路途上一面处理公务,一面抽空研读《太平经》,当然是以红卷的《太平清领道》为主。绿卷的《太平要术》改编自《庄子》,与其看其中的鬼神之说还不如读原版的《庄子》。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蔡吉之前看过的墨家经典《墨子》,《太平清领道》在思想上要浅显得多。像是作为墨家精髓的墨辩逻辑就完全没有被提及。并且书中涉及丹药、机关术的内容,既不多也不深奥,主要是隔空抓鬼、滚油洗手之类教太平道教徒如何用丹药和机关术装神弄鬼的把戏。但这并不表示《太平清领道》对蔡吉就没启发,相反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墨家对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的主张及具体实施方法

其中最让蔡吉感兴趣的莫过于墨家对“义”和“利”的理解。话说儒、墨两家都提倡‘义‘。但儒家往往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事实上,自孟子提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起,后世儒者便以言利为大戒。董仲舒更是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于是儒者一切行为,专问动机,不问结果,弄得道德标准和生活实际距离日远,进而成为儒家学说一大流弊。

反观墨子直言“利,义也”,提倡“兼相爱,交相利”,认为道德和实利不能相离,利不利就是善不善的标准。当儒者还在以“小人”、“君子”的立场来争辩制度的优劣。墨者已务实地宣布,“爱利万民”、“兼而爱之从于利”、“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墨家的这种实利主义,可以说甚合蔡吉的脾胃。在她看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起,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变法总摆脱不了儒家小人君子之争的制肘。所谓的清流时常以道德大棒绑架朝廷政策。可事实上衡量一个政策优劣的标准是其是否利国利民,而非制定者、实施者的私德。相反那种以私德攻击政敌的作风才叫小人行径。而一但解除了儒家有关“义”与“利”的对立,重商重工也就都有了理论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