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部分 (3 / 5)

下结构中的定型物。

张艺谋必须找到一种办法,让红灯笼成为一种形式的符号。张艺谋极其自然地从皇室后宫有一个翻牌子制度,想到了点灯。用灯笼来代替皇帝所用的牌子。

想通了这一点,整部戏的条理也清楚了,整戏就是一部灯笼戏。戏的开头就是点灯。戏的过程就是灯的点点灭灭,戏结尾了灯就封了。封灯实际很有符号意义,相当于古代皇帝将妃子打入冷宫。

点灯和封灯之间需要一些变化,既衬托显示人物命运的发展,同时还能起到对剧情推波助澜以及引导观看的作用。所以,张艺谋设计了点灯到封灯的整个程序。

灯笼这一形象被确定并且丰满之后,影片所讲的整个故事,和原来苏童的故事就有了相当的距离。

在苏童的故事中,有关颂莲嫁入陈府之前还有大段的描写。张艺谋突然觉得,既然以点灯开头,这段描述就没有太大必要。

张艺谋心目中有了第一个镜头:一顶小轿将颂莲抬进门。尽管是大户人家娶亲,毕竟娶的是第4房姨太太,不可能太铺张,这是中国传统,所以只能是一顶二人小轿,甚至不能有喧天的锣鼓和震天的爆竹。对于一场婚礼来说,这显得有些冷清,但这种冷清的开头与轰轰烈烈的中段以及悲剧的结尾,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对于强化主题有着极好的作用。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颂莲被抬进的那扇门。这个故事有点皇帝后宫戏的味道,所以,这道门绝对不能是普通的门。可剧中人毕竟不是皇帝,不能将这门弄得像皇宫似的。也要有宫殿的感觉,需要有几个院落,分别代表着主人的地位。

这座“宫殿”,选的是山西的一座民俗博物馆,此前是某个票号老板的家,也就是日后电视剧《乔家大院》所表现的那个地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张艺谋拍戏,每次在剧本上下的工夫特别多,不仅剧本完成后需要集体讨论多次,而且就是在拍摄过程中,每天他都要将所有人叫到一起攒戏,攒着攒着,实际拍出的戏与剧本就有了较大距离。

在小说中,在陈家老爷陈佐千身上花的笔墨较多,尽管如此,这个人物仍然显得单薄和概念化,在编写剧本时有所加强,可直到开拍时,这个人物仍然未能丰满起来。

出演陈佐千的演员早就定好了,他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师马精武。这次,张艺谋没有找一个像姜文或者李保田那样知名的男演员来和巩俐配戏,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部戏中男主角的戏不多。然而,在一部戏中,别说是一个男主角不出彩是大忌。

既然陈佐千这个人物太弱,就只有一个办法:加强。

已经加强了许多次,戏也增加了不少,并且已经拍了很多条,可张艺谋仍然觉得这个人物太弱。

为什么太弱?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即便尊贵如皇帝,大概也无法处理好妻妾之间的明争暗斗和争风吃醋。这类男人往往会采取和稀泥的态度处理各种纷争。这种态度决定了他没戏,很难突出自己的性格。有了这样一种背景,这个戏还能怎么加强?

试过很多次,都不能达到效果,张艺谋于是想:既然加不行,那不如减。

这确实是一种有益的思考,当一件事做加法不能成功的时候,做减法或许就是一个好的办法。沿着这个思路,张艺谋将陈佐千的戏一减再减。减到最后,他竟然发现,这个人物在整个戏中,既不能不存在,其实又可以根本没戏。不能不存在,是因为此人作为一种封建的力量客观地存在着。失去了他,这种力量就消失了,剧中人物的诸多争斗似乎就没有了目标。说他可有可无,是因为他实际充当的角色只是一个平衡各方力量的和稀泥的裁判。既然如此,裁判为什么不能到场外?

墙内开花墙外香(3)

于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