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部分 (3 / 4)

晚定会被司马昭所害,便召集手下亲信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怎能再忍受下去?今天我们便去*他。”大臣们心知司马昭握有军权,都连声劝阻。曹髦年轻气盛不听劝告,带着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结果这支队伍在半路上就被司马昭的兵马杀散,曹髦也被杀死。司马昭为了能让司马氏取代曹氏竭尽心力,虽然他没有称帝,但在他所建立的基础上,他的儿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

阿斗忘蜀为洛阳

乐不思蜀:

刘禅字公嗣,小名叫阿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君主。蜀汉被魏国灭亡,刘禅投降了魏国,居家迁往洛阳。司马昭为了考验刘禅,故意在他面前演奏起蜀地的歌舞。跟随刘禅来的大臣都黯然落泪,刘禅却看得津津有味。一次司马昭见到刘禅问他:“你是否思念蜀地?”刘禅想了想说:“我在这里很快乐,已经不想蜀地了。”刘禅手下的大臣郄正听说后,便对刘禅说:“以后若是他再问您,您便说因为父亲的坟墓在蜀地,非常想回去。只有这样说,我们才有可能回去。”刘禅听从了郄正的建议,便寻机哭着对司马昭说了同样的话。司马昭听后问刘禅说:“这恐怕是郄正教你说的吧?”刘禅听了竟惊道:“的确是郄正教我的,你怎么知道的?” 由于看到刘禅是一个很昏庸的人,司马昭将他封为安乐公。“扶不起的阿斗”被后来用来形容那些昏庸无能的人。

相关知识

《出师表》: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曹魏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前出师表》作于公元225年,收录在《三国志》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诸葛亮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后出师表》作于公元226年,诸葛亮在文中表示为了国家,决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其中的“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一句经常被后人引用。南宋谢枋的《文章轨范》中引用安子顺的说法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意为:读了《出师表》不被感动哭的只有不忠的人。)由于《后出师表》有一些悲观情绪,又没有被《三国志》收录,故也有学者认为《后出师表》并非出自诸葛亮之手。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也叫九品官人法。公元220年,九品中正制度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主要内容是由官员担任中正将人才评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权,造成了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的选拔权。后来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到南朝时期,中正的评议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也不能与两晋南朝相提并论了。北魏初、中期,并未实行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才又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后来便流于形式了。到了隋朝,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九品中正制最终被废除。

西晋至南北朝时代简介

在经历了慷慨激昂的建安时代之后,中原大地最终为西晋所统一。晋武帝吸取曹魏的教训,将司马氏子孙封在各地为王,想借以巩固晋朝的统治,却埋下了*的种子。当晋惠帝登上帝位之时,各地的司马氏藩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