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仙侠小说>凉湉子的日常> 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 (1 / 2)

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 周忱说道:“臣之前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陛下天人之姿,圣聪远迈天人,方让臣有一得之愚。陛下为西山之煤所修之驰道,真乃国家之利器,朝廷之命脉也。” “臣昨日在城西,观摩一日,以臣观之,驰道上的马车,都是两马并驱,载重可达千斤以上,日行百五十里,应该是可以的。” “而从南京到北京,不过三千余里,如果一道驰道从南京修到北京,则二十石粮食从南京到北京,不过一月而已。” “而今漕运运输,动则经年。” “南北运输尚有漕运,但是从北京运输到边关,却更是步步艰难,百姓或推独轮车,或人抗马驮,倍加艰辛。” “如果从北京修驰道,直达大同,宣府,以榆林,宁夏,最远不过一千多里,固然有山川难越,但足以将粮草耗损降低很多。” “至于具体能降低多少,臣一时间没有准确数据,还不好计算的,但是决计要比而今节省不少,其中耗损节省下来,足以补上开中法的缺口。” “而且陛下欲大修河北水利,耗资千万计,想来数年之后,河北就是北方粮仓,各地九边粮草,如果能从河北启运,节省太多了。所以国初让利于盐商的,应该重新拿回来。” “而且臣也说过,朝廷首要之事,当是以银代钞。但是国家每年正税,银两不过三五百万两,乃是盐,茶,矿税而已,即便去年开海,加在一起,不过七百万两上下。朝廷银少欲以之代钞,不可得已。” “如果能从盐税之中,多征收数百万两。足以支撑河北大工,也足以完成朝廷各项赋税用白银核算。” 朱祁镇说道:“周卿之意,朕知之,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非下朝廷重臣合议不可。” 朱祁镇很清楚,即便是他是皇帝,这样的大事,也不可能一言而决,更不要说里面有太多的利益牵扯了。 真以为那些大盐商都没有门路。 没有门路的盐商根本做不成这么大的事业。朱祁镇在盐法上动刀子,不知道触动了多少人的利益,甚至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军方的。 毕竟开中法里面的情弊,没有军中有人配合,也做不出来的。 这样的大事,分量之重。朱祁镇不可能听周忱一面之词。不过,朱祁镇听周忱数次说起宝钞,朱祁镇心中一个想法,冒了出来,说道:“即便钞法之不行,难道朝廷只能用银两吗?” 周忱想了想,说道:“陛下,非是朝廷必须用银两,而是除却银两其余无物可用?” 朱祁镇说道:“此言怎讲?” 周忱说道:“本朝开国以来,洪武年间,先用钱法,故而洪武年间,乃是我朝铸钱最多的一朝。大概在一万万文以上,但是从洪武末年,有钱荒,朝廷乃发钞,先是钱钞并用,着令百文以上用钞。” “从此朝廷在铸钱之上并不热心,如洪熙一朝,在世面上几乎没有铜钱,即便是正统朝的铜钱,估计也没有多少。” “钞法不行,百姓日常也不能以货易货吧。” “所以用金银就成为百姓必选。” “用银的习惯,其实乃是前元才盛行起来的。钞法不可挽回,金又太贵,百姓皆通用银,朝廷想重整钱法,自然只能用银了。” 朱祁镇有时候就是感叹。 历史有偶然也有必然,他很难说清楚用银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 钱荒乃是宋代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世面上铜钱不够用了,不管是铸造多少出来,就好像是倒进井里面一般,根本没有一点水花。 大明宝钞在朱祁镇看来,就好像是一场大规模信用货币的实验,然后搞砸了。 之前大家都知道大明宝钞已经不行了,都还想办法挽救一二,但是到了正统年间,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宝钞已经无药可救了。 周忱的意见,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意见,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由宝钞缺位,而带来的财政混乱,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他们的选择,自然是最简单办法,就是将民间已经占据绝对规模的白银,代替宝钞的位置就行了。 但是在朱祁镇看来,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根本就是一个极大的倒退。用银不是不可以,最少要铸造成银币吧。 这种因陋就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