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他就范向天朝俯首称臣。动机原也不错,可惜的是,由于建功心切。他忽略了游牧大军的作战特点,诺尔干汗王身边虽然不到五百多人。可是,接应他的人马聚集起来十分迅速,还没等他接近汗王,鞑子骑兵就呼啸而至,不到二千名并不擅长马上作战的天朝将士,要想突破五六千骁勇善战的鞑子骑兵围追堵截,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都指挥使原是忠顺王爷手下的悍将,北静王接管漠北之后。和他的相处的颇不愉快,恒郡王念及他镇守漠北,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若不出兵搭救,恐怕其他部下心寒,特别是忠顺王爷提拔起来的那些将军,难免会对他失去信任。
他在青州时,就曾被主帅算计过,南安王让他正面诱敌,自己帅大队人马包抄接应。南安王却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导致他孤军深陷敌阵。部下伤亡过半,他用来装幌子的姽婳卫队全军覆没,没有一个女子生还,后来,南安王还在战报中倒打一耙,说他年轻气盛孤军冒进,导致先锋营被围,他恒郡王死于非命——南安王算定,他是不可能逃得性命的。因为,饶是他武功不同凡响。“红粉佳人”毒性发作,他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
南安王不仅要置他于死地。还要让他死得难堪,在心理上彻底挫败皇爷爷和父王,皇室子孙岂能被匪寇生擒羞辱,最后关头,他纵身跳下悬崖,英郡王锦辉安插在他身边的女子,却成了货真价实的殉葬品。。。。。。
深刻的伤痛,令他也无法漠视将士的性命,就算都指挥使大人咎由自取,近二千名士兵何罪之有?他不能对他们弃之不顾,任由他们葬身荒漠。
将士们都没想到,主帅会亲自带领大军营救他们,突然而至的暴风雪,让恒郡王和他们一起陷入险境,同时也凝聚了恒郡王和将士们的感情,锦尧一战名声大震,都指挥使大人也不再鄙视这个“黄口小儿”,真正把恒郡王看称军中主帅敬重。
漠北之春虽然比内地迟了大半个月,可是,冰封的道路已经解冻,蛰伏了近两个月的诺尔干汗王杀了与之作对的部落首领,再次挑起战乱。
就在忠顺王爷准备上奏皇上,参爵威烈大将军一本的时候,南安王爷却已经写好了奏折,请求皇上另选良将,替代恒郡王锦尧出任镇北大将军。
他的理由很充分,首先是指责恒郡王沽名钓誉,冰城一战大败鞑子军队,却没有一劳永逸,对叛军斩草除根,不得不让人怀疑,他和漠北各位可汗只见有什么不可告人协议。
其二,诺尔干汗王既然已经答应归降,再次反叛,分明是恒郡王偏袒自己的表兄处理不当所致,既然,皇弟水溶另有要务,目前南部平安无事,他愿意替父黄解忧,亲自出征漠北。
皇帝陛下拿出都指挥使大人的奏折来,对南安王道:“皇儿有心替朕分忧,朕深感欣慰,不过,据都指挥使扬大人送来的消息,锦尧当日及时撤出大漠,是非常明智的决定,据说,我大军粮草补给中断,将士已经无心再战,巴图汗王派人送牛羊接济镇北将军也被风雪困住,无法抵达,诺尔干的叔父带领几千骑兵正在赶来增援的途中,这种情况下,镇北大军能全身而退应该说是值得庆幸的呀。”
南岸网不由语塞,大家心知肚明,漠北都指挥使扬大人是忠顺王爷提拔起来的,对北静王一家素无私交,断然没有替他们说话的道理。
“至于让巴图继续担任大汗,是朕的意思,诺尔干野心勃勃,家族一直奉行扩张策略,势力遍布整个草原和大漠,若是没有巴图一直抗衡,他一家独大,天朝根本无法控制得住,只怕最终只会养虎为患,漠北将永无宁日。”
这也是实情,南安王只能强辩道:“父皇,孩儿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巴图家愿意归顺我天朝,也是因为和天朝联姻的缘故,若是,我们许以大汗之位,再让锦辉与斯琴公主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