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常侍比作六殿下,今朝坐镇北徐州,而七殿下亲临西部前线,常侍又该作何感想呢?”
萧辰听后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一层我不是没想过,只是没将军想的这么透彻罢了。”
“将军之意,他们几人虽在不同战场,但战功多寡乃是各自为之。”
“有大事就要得大权,有大权就可得厚利,这么看来,还真是一环套一环了。”
萧辰冷笑着,摇了摇头。
“算了,军务大事,也轮不到我操心。”
“既然什么也做不了,还不如玩上几局呢。”
“还得劳烦裴将军再教我几手,回去赢些钱财也是好的。”
“呵呵呵,常侍有此雅兴,我自当奉陪!”
世间遗憾,多在名利,而制约平衡,乃帝王之术。
以功利权柄吊着手下人的胃口,又用君威法度限制他们的手脚,进而互相牵制,彼此制衡。
理解如此粗浅,可萧辰也只能想到这些了。
毕竟皇帝仰仗的还得是老六和老七,至于自己,无论是资历、权谋还是朝中关系,都尚为浅显。可他又不同于周开逸、徐修仁那般行事端正、心怀仁德之人。换句话说,在为政谏言方面,朝中恐怕没有人和自己是一类人,所以上也好,下也罢,萧辰始终就是这幅样子,用了不免激进,不用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至于北徐战事,本来是北国在北徐边境侵扰,而南国反客为主,由被动御敌转为以夺回寿阳为目标。
如果输了,返回淮水东面的钟离一带积极防御也不是不行,但要是夺回了寿阳,那就是捡了大便宜。
这日晌午,皇帝于东堂殿召见北徐州统帅和几位将军,朝廷各署衙首脑一并来此,共同商议军国大事。
“陛下,当前北徐战事已相持不下。”
“臣弟谋勇不足,愿辞去统帅一职,还请陛下另择贤能!”
众人听后一片哗然。
特别是轻车将军萧子明,来时候临川王和哥哥萧子昭等人可是说好的,回京复命,谏言破敌之策。
结果却是撂挑子!
萧辰在一旁皱着眉头,甚为不解。
只见皇帝微微欠身,扶着桌案思量了片刻。
“宣达向来勇担大任,如今战事吃紧,你却临阵推脱,想必其中定有缘故吧?”
“你且说来,朕再行斟酌。”
临川王听后俯身跪地。
“陛下,北徐战事关乎南国安危,百姓存亡。”
“臣弟虽有担当之勇,但着实没有应对之策。”
“帐内诸位将军皆勇谋兼备之士,进可独挡一面,退可盘踞固守,而臣弟虽得统帅之名,却无将将之能。”
“臣弟浅薄.......请陛下,降罪!”
皇帝的台阶临川王没接。
反倒是一顿输出,说的大家都下不来台。
“萧辰?”
“卑臣在。”
“旨意可发与洛口大营了?”
“回陛下,臣劳军巡查北徐州已半月有余,北徐防务甚为妥当,故而回京前便宣读了圣旨。”
萧辰是完成了任务,该说的也都讲的明明白白,这意思就是,只剩下皇帝在那自我凌乱了。
“也罢,宣达啊,你既辞去统帅一职,朕便准了。”
“臣弟......叩谢圣恩。”
“北徐粮草就要用尽,宣达于任上,可有解决之策吗?”
皇帝终究是皇帝,不服不行。
你临川王说辞职就辞职了,可那数万将士的吃穿用度怎么办?给个说法,就当辞职前留个好印象吧。
临川王听后自然知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