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长史!”
易琼微笑着低头拱手。
只见臧宣卿摇了摇头。
“青云兄说笑了。”
“是喜是祸,尚未可知啊!”
“哦?长史为何这么说?”
“适才你说吴淑媛已经来到江夏?”
“正是!”
“嗯,那我就知道了。”
“主帅本想找人接替我,但吴淑媛却另有打算。”
“至于是何打算,我一时间还不清楚。”
易琼搔了搔下巴,接过了话茬。
“萧辰说过,时间会给出最优答案!”
“既然不知道他们是何用意,那咱们就边走边看便是。”
“呵呵呵,青云兄所言甚是!”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二人稍作商议,易琼和玉漱便回了营帐不说。
勤政堂里,临川王、安成王、徐修仁、袁昂、王迁和萧辰等人依次跪坐。
皇帝见人来齐了,便放下朱笔,望了过去。
“康长明和昌义之二人所奏,你们都看到了。”
“今日召诸位来此,就是为了商议北徐州分兵之策。”
“萧常侍,分兵之策由你最先提出,既如此,你再与大家说一说吧。”
“遵命。”
于是萧辰起身来到大堂中央,稍作拱手。
“北徐州萧刺史建议实施分兵之策,其目的重在补充我军粮草。”
“奏表中所提十六字方针,乃是此计策的宗旨。”
“游击战,旨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偷袭侵扰为主。”
“将数万大军化整为零,此时索虏那边同样欠缺粮草,全军士气必然低沉。”
“而我军分兵游击,才能冲破困境,得以生存。”
“子昭将军点将用兵之能有口皆碑,他对分兵之策的理解也极为透彻。”
“加之靖艺将军对分兵之策亦有独到见解,二位将军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此结果很是难得。”
“总而言之,眼下军需供应难以为继,倒不如借此机会搏上一搏。”
萧辰说完,再次低头拱手示意。
皇帝听后点了点头。
“到底分兵与否,都说说看吧。”
徐修仁率先起身拱手。
“陛下,北徐州与索虏对峙已近半载,我朝律令有云:兵驻一处,方圆三百里之地当以粮草、布麻、青铁等物补充军需。”
“如今深秋已至,江东各地谷粟皆已收获,而北徐州有将士八万余人,以往年收成估量,仅需在二兖、二徐,加之南豫州之地征敛,便可补足军需。”
“如此,便无需分兵而治。”
“呵呵呵,徐令所言,未免过于臆断了吧!”
袁昂起身,稍作拱手。
“尚书省掌管天下民情,北徐州耗费如何,还请陛下允许度支尚书王迁奏报。”
“恩准!”
于是王迁跪地叩首,而后起身笔直的站着。
“自春夏以来,北徐州战事连连吃紧,朝廷三次补充兵员,日常军需消耗亦是逐日增加。迄今为止,北徐州对峙已耗费粟米五十二万斛,银钱五百一十七万,将士死伤共计两万五千余人,耗费器物、抚恤银钱尚无定数。”
王迁说完,退到了一旁。
袁昂再次上前,稍作拱手。
“度支尚书所言耗费,还在与日俱增。”
“如今北徐周边四州二十一郡,已提前征敛了两年调税,今夏江东各地大水横行,谷粟多已欠收。”
“若再行征敛,百姓便无粮可食。”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