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相传,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九鼎乃国家威权所在,得九鼎者得天下。有人疑道:“区区九鼎,又非横戈竖矛,安能抵挡得住千万铁骑,遮天劲弩?”后来,有一大贤释疑道:“倘若九鼎仅是人间凡物,粗铜劣铁冶炼而成,倒也没甚么用处。但是大禹所制之鼎,却是鬼斧神工,玄机暗藏。鼎中封印九尊上古凶兽,传言有移山填海之能,横扫千军之威。天下王侯,只消夺得一鼎,便可雄踞一方,立于不败;若是天命所受,集全九鼎,便可江山易色,号令群雄,成就一番帝王伟业。”这大贤见识超群,却不料自己一番言论,开启了春秋战国祸乱不息之门。从此群雄割据,征战不休,列国王君莫不增派兵力,搜寻那九鼎影踪。
说来亦奇,自大贤道破天机以后,九鼎便人间蒸发,端倪不现。列国多方寻觅,都是徒劳无果,丧气而归。如此过了数百年,到得战国末期,再未有人见过九鼎片影。有传言称九鼎已被烈火焚熔,化作耕具;有称已陪葬入千米地宫,守时待发;有称已沉入汪洋大河,再难寻觅;甚至有人直言九鼎不过是一个传说,历史上并无实物。诸多传言,不一而足。九鼎不出,王气不现。列国王君从父辈找到子辈,又从子辈找到孙辈,九鼎一日未得,他们便一日难以安寝。
便在这战乱年间,九州大地悄然涌现出一批精研方技术数之士,世谓方士。方术所涉甚广,医经、经方、历谱、杂占无所不包;堪舆、巫蛊、禁架、扶乩无所不用。更有奇门、幻术、五遁诸多妙术,威力惊诡绝伦,神鬼莫测。方士枝叶繁衍,积习传承,如此又过数年,终于出了一人。此人天赋异禀,博学精专,海纳百家之长,群集方术大成,堪为一代宗师。世人不知其名,因其豹头环眼,须发怒张,便称其为怒须士。
怒须士二十岁时,立志搜寻九鼎。时人多讪笑道:“列国王侯,举国之力,苦苦找寻百年而不得。你不过一小小方士,又有何能耐,将九鼎找出?”怒须士充耳不闻,矢志不移。如此过了二十年,待到他四十岁时,竟然当真兑现少时夙愿,集全九鼎。当下七国震惊,朝野不安。列国王侯不约而同,登兵坛,祭虎符,调度精锐之师,欲诛方士夺九鼎。王侯们道:“九鼎纵有惊世骇俗之威,彼方不过区区一名方士,形单影只,威力想来自是有限。七国联军,取他首级,如同泰山覆卵,易如反掌。待联手夺得九鼎后,七国再一决雌雄,决出共主不迟。”
怒须士早料到七国将闻风而动,在大军压境之前,已做好万全筹备。原来,他多年游走列国,见经年征战不休,百姓生灵涂炭,黯然叹道:“九鼎一日不除,七国征战片刻不休。”遂立志寻出九鼎并当众销毁,以绝王侯之念。在寻鼎途中,怒须士先后收下四名弟子。大弟子公叔慈,年方二十,生得眉清目秀,英气逼人;二弟子隐公,年方十八,面色圆润,憨态可掬;三弟子云中君,与隐公一般大小,性格顽皮,不喜修行,常常背着师傅师兄跑到山中摘野果吃食;四弟子小师妹华阳,只有十五岁,一张小脸凝脂滑腻,灿若云荼。怒须士夜观天象,掐指计算七国军队步程日期,定下了灭鼎时日。他心中筹划:“到得那日,便在山顶设坛,将九鼎分三层叠起,与四名弟子分据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兼施五行生克术。五术齐发,威力不容小觑,即便坚固如神鼎者,也要消熔。鼎中封印之兽无所依附,自亦消亡。焚鼎之烟自山巅升腾入云,叫列国军队在山下瞧个明白,便死了念想,从此绝了纷争。”怒须士的计策不可谓不缜密,可惜门下弟子,跟他却不是一条心思。其他人暂且不提,三弟子云中君与四弟子华阳便另有图谋。 。 想看书来
第一话 云中好奇纵九兽
灭鼎前夜,华阳私约云中君于后山老树下,叹道:“好不容易将这九鼎寻到,途中吃的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