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一面白墙上,肖遥却突地被一幅字吸引了目光,那字迹飘洒奔逸,隐隐透出一股疏狂之意。写的却是一首诗:
满腹曾怀请缨志
欲把锦绣向天公
怎奈四目皆黯淡
且归乡陌弄隐舟
这首诗满带着对时局的失望无奈之情,怀才不遇之感。最终只得回归乡野,只将满腹锦绣深藏,做个弄舟隐士罢了。
肖遥眼见那诗墨迹淋漓,眼前便如亲见那作诗之人,醉墨题愁一般,心下不由的暗暗寻思,难不成这便是那位吴学究所做?看来倒也是个有心人。
正自在暗暗嘀咕之际,后面门户布帘一搭,一个三十余岁的憨厚汉子,已是走出。边走边尚用腰间围着的一块布斤擦着手。
眼见肖遥和武松是两个生面孔,不由的一鄂,但却旋即满面堆笑的过来唱个诺道“二位客官,要些什么?小店向在村中营生,少有外客来此。粗栗浊酒,只怕不和二位官人口味。”
武松大手一摆,粗声道“店家休要啰嗦,只管把店中好酒上来,若有些个肉食小菜,一发拿了上来,咱定不会少了你银钱就是。”
那店家连忙点头,赔笑道“这位客官,小店肉食倒是有些,只不过都是些个下水之物,只要客官不嫌腌臜,小人这便给二位取来。”
武松方要答应,却想起肖遥,不知他是否能吃得下,转头看来。肖遥微微一笑,点头道“店家勿需惶恐,只管将店中有的取来就是。我等也不是什么大家显贵,那些个下水,平日里也是不少吃的。”
说着,自袖中排出十余个大钱,递于那店家。又笑着道“店家只管上就上菜,若是不够,某在填补就是。”
那店家眼见肖遥出手阔绰,心中大喜,连连道“够了够了,客官稍作,小的这就去置办,马上上来。”说着,欢喜的接过那些大钱,三步并作两步的往后面去了。
不消多时,果见托着一个食盘出来。两碟儿卤下水,俱是些心肚之类的,满满的凑了个冒尖。一碟黄豆,一碟凉菜,尚有一小坛子酒。
将四色小菜放好,又给二人分了两个陶盏,将酒筛上,这才后退一步道“二位客官慢用,但有吩咐,只需招呼一声就是。”
武松闻到酒香,已是喉头涌动。哪里去管店家多言,将酒盏端起,像肖遥邀饮。肖遥呵呵一笑,举盏轻碰,二人相对饮了。那酒入口微酸,却带着一股谷香,果然只是私酿的米酒。
武松但要有酒就好,对那酒的品质倒也要求不高,一碗饮罢,便急急的去抓那酒坛,店家连忙上前,要来给筛。武松伸手一挡,叫道“店家忒也小气,这么一小坛子如何够喝的畅快,只管取大坛来就是。这酒却也不用你筛。”
店家惭惭缩手,点头应了。肖遥微笑,也不管他,自顾叨了几筷子下水,慢慢的嚼着,脑中仍是在琢磨着那个吴学究。他既要到京都立脚,恐是日后一段时日内,将要应付不少的事务,这身边还真是少个出谋划策,打理日常琐事之人。自听得那张老官儿说起这吴学究,他便自留上了心。这会子又见了墙上这首诗,不由的暗暗打算。
店家此时又抱来两坛酒,放在一边。肖遥心中一动,遂向他问道“店家,我看你这墙上所题之诗,颇是不凡,不知出于哪位名家之手?”
那店家闻听肖遥问起这个,憨厚的面上,顿时现出一丝兴奋,搓搓手道“客官好眼力!这诗乃是咱们村吴学究,前日喝醉了时,留在墙上的。小人虽是不知何意,但想来定是好的。客官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果然识得学究的本事。”说着,面上竟是有些潮红。
肖遥点点头,待要再问之时,却听得店外一阵脚步声奔跑。隐有人声道“快去瞧瞧,那王家小子说是请了吴学究去了……”
店内三人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