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杜月笙哥老会> 第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1 / 4)

杜氏孤儿

一.1.01。

被称作“300年来帮会第一人”的杜月笙,出生于公元1888年8月22日,这一天恰好是农历7月15中元节,也叫鬼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日子。

现场是在上海浦东(当时官称江苏川沙)高桥镇以南大约十里的一个小村子。杜月笙的父亲叫杜文庆,没什么文化,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就给儿子取名叫“月生”,这就是日后威名远播的“海上闻人”杜月笙的本名。

杜家的住处是一座破旧不堪的小平房,村里人管它叫“杜家宅”。杜月笙成名后,有帮闲文人将此宅更名为“杜家花园”,以彰显气派。

这个“花园”虽然狭小破败,夏天不能挡雨,冬天无法遮风,却并非杜文庆独有,而是和其哥哥两家合住,足见其生活之艰苦。

不是一般的艰苦。杜文庆曾在茶馆里当过跑堂,码头上卖过苦力,都难以养家糊口,妻子朱氏不得不靠帮人洗衣服赚点钱补贴家用。为了生活得好一些,杜文庆后来与人合伙到较为繁华的杨树浦开了家米铺,和现在许多小店老板一样,只能凭着没日没夜的劳作,勉强维持生计。所以直到妻子临产,才能赶回家来照顾。

生活所迫,当妻子刚刚可以下地走动自理生活,杜文庆就不得不赶回杨树浦,此时他的长子杜月笙,尚未满月。

杜月笙出生不久上海开始闹旱灾,旱灾刚过,一场连绵几十天的雨水又酿成水灾。当时的整个中国落后贫穷,医疗条件相当差,两场自然灾害下来,高桥四乡瘟疫流行,饿殍遍地,朱夫人只好背着刚满周岁的儿子,赤足走了二十多里,到杨树浦投奔老公去了。

杜文庆勉力撑持的小米铺,断然维持不了一家三口的生活。好在杨树浦一带工业化程度较好,大概正在闹民工荒,朱夫人很容易就在一家丝厂找到了工作。

杜文庆百般不愿意妻子出去打工,一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流行的是男人工作,女人持家,女人抛头露面工作挣钱是件没面子的事;更重要的是,杜月笙刚满周岁,而朱夫人又有了身孕,理应在家静养。可是生活的压力毕竟盖过了生命的尊严,杜文庆最终只能向现实妥协。

朱夫人打工的丝厂,是个血汗工厂,虽然没听说过有工人前赴后继的跳楼自杀,但每天12个小时高强度的劳动,足以让身怀六甲的她累出一身的毛病。结果只工作了几个月,1890年,杜月笙两岁的时候,身体虚弱的母亲早产下一个女婴后,因失血过多不幸去世。

杜文庆实在无法负担两个孩子的生活,只好把女儿送给了一个宁波商人。两岁的杜月笙,从此和亲生妹妹天各一方,再也无缘相见。

后来杜月笙功成名就,曾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这个妹妹,其中包括在报上登寻人启事,奈何找上门来的全是些假冒伪劣。在杜月笙,这是生平一大恨事。

草草将妻子葬在“杜家花园”旁的荒山上后,杜文庆带着杜月笙回到杨树浦,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还得打点小买卖,真是苦不堪言。直到亲戚里混得比较好的堂兄、在十六铺水果店打工的杜阿庆看不过去,张罗着为他续娶了一位张氏为妻,杜家的生活才开始有了一点点转机。

然而好景不长,杜月笙5岁那年,父亲染上风寒,因无钱医治,留下孤儿寡母,撒手人寰。这时的杜月笙已经有点懂事,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命运为什么竟如此残酷。

张氏卖掉小米铺,买了副棺木,将杜文庆葬在了朱夫人墓旁边。随后便带着杜月笙重回杨树浦,租了间小屋,靠卖点米面糕饼,兼帮人洗补衣服,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艰苦的活着。

万幸的是张氏本性善良,一点也不像个后妈的样子,对杜月笙视为己出,百般关照,让他真正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一年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