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崛起动画> 第254章 刘铮发展工业的“买买买”模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刘铮发展工业的“买买买”模式 (1 / 2)

在国外,由于受到经济危机以及战争的双重影响,很多民用企业纷纷停工停产。刘铮果断地让杰斯将国外的工厂设备全部买过来,并且把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也一并请过来。他给予这些人足够的尊重以及经济上的大力支持,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刘铮专门在大连成立了水泥设备制造厂。与此同时,在奉天、新京、合而宾建设水泥厂,并且对大连的水泥厂进行扩建。在合而宾、安东也着手建设玻璃厂。玻璃厂全部引进最新的技术设备,甚至连技术工人和工程师都被邀请过来。刘铮准备同时生产玻璃生产设备,还建设了玻璃研究所。给予专家的薪酬都是国外的一点五倍之多,而且连这些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家属都被允许迁过来。在这个时期,国外对于国籍的概念并没有那么看重。

刘铮深知现在欧洲各国,有很多有文化、有专业的人士正遭受迫害。于是,他让杰斯的团队在欧洲发布招聘启示,只要是有知识的人,不论什么专业都予以招收。仅仅登报三天,就有五万多各类人才进行登记。这一情况把杰斯吓坏了,这么多人让他最为发愁的是如何将他们带到东北来。好在他米国这个身份暂时还有作用。

利用刘铮给他的资金,他直接购买了二十几艘闲置的货轮,将船舶进行改装后,挂上米国的国旗。一次就从欧洲运送了八万名各类人才以及他们的家人。这些人在知道自己的最终目的地后,在上船前都买好了华夏语的学习资料。跟回来的很多留学华人学生和华工,在船上为他们教授华夏语言。货船经过三个月的漫长航行,船队经过了十几次补给,才终于抵达大连。然而,当他们下船时,才真正见识到东北的强大。这与他们认知中积贫积弱的华夏完全不一样。

他们下船后,被早已等候的各类企业和院校接走。这些人担惊受怕了几个月,没想到还能得到这样的待遇,每个人都喜极而泣。在这八万人中,刘铮最感到欣慰的是得到了两位核子科学家和导弹专家。他们在德国发现被迫害的苗头时,都隐姓埋名到了其他欧洲国家,有的甚至在街头修理自行车,以此躲过搜查。来到东北后,看到东北重视人才、尊重人权、人人平等的氛围,才将自己研究的专业告诉他们入驻的机械厂领导。机械厂领导也不知道他们研究的是什么,但感觉很高大上,于是直接上报军部。

刘铮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专门赶到那里去见了几位专家。见面后,刘铮将自己对于核武器、核发电厂方面的知识,逐层地表达出来。这把两个核专家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对于研究导弹的两位专家也是如此。对于刘铮这个后世的特战队员来说,军事上的核武器和导弹相关知识是必学的内容。当然,他不需要成为专家,起码对于工作原理、技术手段这些方面还是掌握了不少。这几位专家感觉,在刘铮这个年轻人面前,自己就像个小学生差不多,对刘铮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铮向他们介绍了这些武器被滥用后的危害,但同时也强调为了和平,必须以暴制暴,才能让世界相对平衡。不然,就会产生一家独大、滥用核武器的行为,这将是人类的悲哀。刘铮鼓励他们要加快核武器的研究,以此来制衡法西斯武装的疯狂行为。为此,四位专家又各自写下了十几名他们的同行的姓名,让刘铮能够将他们接过来一起研究。同时,把需要的仪器、材料写给刘铮,让刘铮进行采购。

刘铮专门将四位专家接到双沟山坳,专门成立核子和导弹的研究机构。对于他们的家庭,专门安排到奉天的接待区。那里已经专门建成了一个生活小区。只要他们想回家,每周都可以坐飞机从双沟基地回到奉天享受家庭生活。生活区专门建设了学校和医院,能够充分满足各人的生活习惯。同时,他们的家属都可以进入企业工作,享受东北百姓一样的待遇。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刘铮不论国籍,一律给予奖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