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大唐气势宏伟的背景音乐> 第160章 李怀光的末日悲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李怀光的末日悲凉 (1 / 3)

若论德宗年间最出色的三员将领,非李晟、浑瑊与马燧莫属。当然,如果单从战力与功勋上论李怀光也算,但因他造反作乱被列入朝廷逆臣名单。

浑瑊血战奉天(今陕西乾县),李晟克复长安,两人均已圆满完成了历史交付的重任。击破龟缩于河中(治山西永济)的李怀光,自然也就落到同处山西的河东节度使(治山西太原)马遂身上。

李怀光纵容部下杀死朝中重臣孔巢父,公然与朝廷撕破了脸。刚刚收复长安的唐军重裹甲、再执戈,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李怀光。

浑瑊、骆元光率军从长安进发,准备自西向东攻打同州(陕西大荔县),夺取黄河蒲津渡。朔方军将领徐庭光带领六千精锐屯驻于长春宫附近阻击——长春宫位于今陕西大荔朝邑镇北寨子村——唐军数次战败,进攻发展不利。

朔方军大将阎晏奉李怀光之命支援同州(陕西大荔),在沙苑(大荔附近)重创唐军,朝廷不得已征调邠州(陕西彬州)军队。邠宁节度使韩游瓌义不容辞,亲率六千甲士再上征途。

李怀光在组织好东线防御的同时,委派妹婿要廷珍驻守晋州(山西临汾),牙将毛朝易、郑抗分别戍防隰州(山西隰县)、慈州(河北慈县),用以防止唐军从北、西两个方向进击河中。

马燧善打巧仗,特别是极擅纵横策反之策,先后派人劝降要廷珍、毛朝易、郑抗,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晋、隰、慈三州。

之前,德宗为了避免刚刚归附的王武俊,将原深赵观察使康日知调整为晋隰慈节度使,因康日知尚未赶到,诏令先由马燧兼任。

马燧主动向朝廷上疏,提出“因降而授”的传统做法欠妥,容易让立功将领习以为常,影响朝廷权威,建议仍把三州交由康日知管辖。马燧的格局与操守让德宗很感动,大大褒奖了他。

德宗诏令浑瑊、马燧在镇国军节度使(驻陕西华县)骆元光、鄜坊节度使(鄜州,今延安富县;坊州,今延安黄陵县等地区)唐朝臣的配合下,从东西两个方向合力征伐李怀光。

九月十五日,马燧率步骑兵三万人,自晋州(山西临汾)出发,进攻绛州(山西新绛县)。

此时北方已近初冬,到了换发冬装的时节。朝廷度支因数万朔方军将士跟随李怀光造反,奏请扣减他们的冬衣。

德宗不准,专门下达诏旨:“朔方军累代忠义,如今不过是被李怀光所挟制,广大将士无罪。度支不得扣减朔方军将士的冬装及薪饷,等到道路通畅,一并予以发放!”

平心而论,这道圣旨很温暖!朝廷财政早已捉襟见肘,能下此决心,至少说明德宗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胸襟与见识。

十月二十七日,经过一个多月激烈战斗,马燧攻克绛州。

又分谴将领夺取周边闻喜、万泉(今山西万荣县万泉村)、虞乡(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永乐、猗氏(今临猗县猗氏镇)等地,将李怀光牢牢压制在同州、河中(永济)一带狭小地幅内。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三月,朔方军部众在马燧、浑瑊两路大军威逼下,人心惶恐动荡。都虞侯吕鸣岳秘密与马燧联系企图归顺,不料事情泄露反被李怀光屠灭全族。此事也牵连到李怀光的亲信幕僚高郢、李鄜,李怀光没杀他们,只在例会上严厉斥责了一番,二人不服当面与李怀光顶撞,李怀光一怒之下把他们关押起来。

马燧进至宝鼎(山西万荣西南),在陶城——今山西永济北,与宝鼎都在黄河边上——击败朔方军斩杀万余人,分兵渡过黄河,与浑瑊会合,对李怀光形成包夹之势。

四月十八日,唐军又在长春宫(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以南击溃朔方军,开始沿着宫墙挖掘壕沟,朔方军将领相继出城投降。

韩游瓌向浑瑊请战,率领所部六千邠宁军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