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蘭住院後,她的父母和公婆專程從老家來到杭州,輪流去醫院照顧她們母女三人。
沒錯,李淑蘭生的是一對雙胞胎女兒,不過兩個寶寶都是早產,都要放保溫箱一兩個月。
那開銷就不必說了,據說,保守估計得花好幾十萬,現下讓兩邊老人愁眉緊鎖是,這兩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好,就算醫生們全力搶救,結果都無法保證。
幸好李淑蘭家的態度很明確,不論花多少錢,都要救孩子!
也幸好李淑蘭老公在杭州打工多年,有點積蓄,不過他們原本準備回家蓋大房子的計劃就要推後了。
他們在老家的親友得知這一消息後,也陸陸續續來到杭州,給他們送錢。
可想而知302室每天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林瑤和他們語言不通,幫不上什麼忙,乾脆待在小房間裡專心啃書。
隨著時代的變遷,華國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論是高校的數量還是高校的規模都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相比較而言,如今考上大學的機會比從前多了,但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數量的增加,就業競爭愈加激烈,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很多人為了能夠有更好的就業起點和發展方向,開始選擇了考研。
林瑤沒有想過自己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入考研大軍。
每年考研分數線並不是很高,例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樣的985大學,一些專業考研只需要300多分就能考上,但是考上的人卻不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林瑤查過相關資料後發現,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考研有國家線和單科線的雙重限制。
考研通常被稱為「第二次高考」,不過考研和高考差別卻是非常大的,高考主要看總成績,只要能夠達到學校的要求,就有希望上大學。
考研比高考複雜的多,它實行的是國家線、單科線雙過線的原則,超過不了就不會被錄取。
其次、考研必須通過初試和複試。
考研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初試和複試。
考研初試一般定在12月下旬,只有通過初試資格的同學,才能參加來年學校組織的複試。
初試相當於「筆試」,更加側重於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而複試則是對於考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核。
要想順利通過研究生考試,進入理想的學校讀研,必須通過研究生初試和複試兩次考試,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導致考研失敗,所以成功率很低。
再者、考研人數多,學校的錄取名額卻很少。
考研人數增加,高校的招生名額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導致考研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也就是說,考研名義上300多分就能過線,但是考上的人卻很少。
而且選擇越高的目標院校,考研的難度也越高,「二戰」、「三戰」的考生不少,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林瑤這種從小到大成績一般,表現平平的大專畢業生,雖然符合報考條件,卻也只是百萬考研大軍中墊底的存在,註定淪為炮灰那一撥。
這樣看來,閉門造車恐怕是行不通了,林瑤準備在考前三個月報班衝刺一下。
在那之前,她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還有很多,比如預告補充各科的基礎知識,消除薄弱環節,提升英語水平,爭取12月底一次通過,當然這種可能性還是很低的。
通過初試之前,林瑤不打算將自己考研的計劃透露給任何人!
正當林瑤對著某份歷年真題絞盡腦汁時,忽然接到了蔣明淑的電話。
林瑤不禁感到詫異,蔣明淑很少這麼晚打她的電話,有什麼要緊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