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相互攻讦。
我要做的,就是在他们尚未反应过来之前,找齐所有线索,解开束缚在“它们”之上的枷锁。
序号是诅咒。
我从未有过如此清晰的认知。
“啪嗒。”
熟悉的纸团掉落,将我从不可知的恐惧中唤回。我勉强收起思绪,缓慢揉开纸条,发现上面只字未写,只有一个大大的笑脸,笔触与夜晚时的相同。
不对劲。
我抬头看向别处,发现近乎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之中,有人崩溃倒地,有人失声痛哭,他们争吵着相互质疑,仿佛恢复了所有记忆。
一时间,局面陷入空前混乱。
这不应该。
仔细想想,他们,那种性格的人吗?
作为人这一主体的构成部分,记忆固然重要,却也没到能肆意更改成型客体的地步。为什么前世记忆苏醒,习惯忽然改变多见于小孩,也只因为它们构成自我的部分的记忆太过薄弱,无法抵挡洪流冲刷。
但作为在成年社会摸爬滚打不知多少年,早已拥有一套成熟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人,会在只是暂时屏蔽了自身记忆的情况下,因为另一段加塞进来不知来源的记忆而改变自身行为习惯吗?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处处都显得格外荒诞,但又分外恐怖。
比起鬼怪,这种悄无声息,又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更令人恐惧。
所幸一号可信与否于我并不重要,记忆的存在也只是与现有线索对比,快速排查信息,几乎无法影响我对自身的认知。不过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三年二班唯一卧底的身份不需要再度确认,从两次关键纸条和校医态度上就可见一二。监考老师的存在和期刊室的冰冷注视更从侧面证明“寻找真相”这一任务的真实性。
如果三年二班真有那么强,也就不需要几次三番的趁人不注意才敢递消息。
所以,“十四中”形成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
这才是关键所在。
班级内部的混乱并没有持续太久,在送走监考老师和他手中的试卷后,班主任再度折返,用绝对的威势镇压现场,强行唤醒了所有人。一回神,聪明者例如九号、十一号之流便立刻发现了不对劲。
但他们没有声张,几次眉眼官司后,就面色自如地收拾起东西,准备离开教室。
开学考结束,我们暂时获得了一天的休息时间,所以今晚不需要上晚自习,可以自由活动。
我坐在座位上暂时没有动作,方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太费心神,直至现在还未能完全恢复。
七号同样没动,直到人走的差不多了,她才起身向我这走来。
“能聊聊吗?”她眼睑低垂,“有些事情想要问你。”
“关于那道阅读题。”
:()十四中三年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