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頁 (1 / 2)

地面部隊主力是第十集團軍,由巴克納陸軍中將任司令,下轄海軍陸戰隊第三軍和陸軍第二十四軍。海軍陸戰隊第三軍由陸戰一師和陸戰六師組成,軍長是蓋格海軍少將;第二十四軍由步兵第七師和步兵第九十六師組成,軍長是霍奇陸軍中將。另有四個師為預備隊,陸戰二師為第十集團軍預備隊,陸軍第二十七師為留船預備隊,陸軍第七十七師先擔負攻占慶良間列島和伊江島作戰,然後作為戰役預備隊,陸軍第八十一師則是總預備隊,在新咯里尼亞島待命。共計十個師,十八萬人。

投入總兵力達54。8萬人,各種艦艇1500余艘,飛機2000余架,戰役總指揮是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戰役代號&ldo;冰山&rdo;,意為如此龐大的參戰兵力,僅僅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猶如冰山水下部分的更大規模的部隊將在登陸日本本土時出現。

登陸日期最後確定為1945年4月1日。美軍認為沖繩島距離日本本土較近,必定會遇到日軍航空兵的全力反擊,尤其是自殺飛機的拼死撞擊,儘管這些自殺飛機並不足以能改變戰役的最後結局,但不可否認對於美軍的威脅是巨大的,因此,美軍計劃在登陸之前,先以航空兵對日本本土、琉球群島和台灣等地的日軍航空基地進行大規模突擊,以儘可能削弱其航空兵的力量。同時在登陸前一周,以陸軍第七十七師在慶良間列島登陸,建立前進基地,以便在戰役中就近進行後勤補給和戰損搶修。

第三節

根據美軍的計劃,斯普魯恩斯和米切爾率領第58特混編隊,在硫黃島戰役期間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的返航途中,於3月1日對沖繩島進行了猛烈空襲,並對沖繩島、慶良間列島和奄美大島進行了航空偵察和空中攝影,為沖繩戰役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對於日本本土航空基地的突擊,因為距離美軍塞班島轟炸機基地在800海里以上,只有航母艦載機和b‐29重轟炸機能夠到達,由於航母編隊已經在海上征戰多日,又要在即將開始的沖繩島登陸中擔當海空掩護的重任,迫切需要在戰役開始前進行休整,而b‐29又都歸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戰略空軍部隊指揮,所以尼米茲向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上將提出了請求,但阿諾德認為這是純屬戰術性質的任務,不願出動寶貴的b‐29,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尼米茲一面表示海軍在硫黃島浴血苦戰,傷亡慘重,全是為了替戰略轟炸機取得基地;一面以&ldo;戰略空軍憲章&rdo;中規定的戰區總司令在緊急關頭有使用戰略轟炸機的權利,居理力爭,阿諾德只得作出了讓步,同意將b‐29用於對日本本土飛機製造廠和航空基地的轟炸。

從3月9日開始,第二十一航空隊司令李梅少將為提高對日本軍事工業的轟炸效果,將原來採取的白天高空精確轟炸戰術改為夜間低空轟炸,並拆除了b‐29上除尾炮以外所有機栽武器,這樣就使b‐29的載彈量增至七噸,而且全部使用燃燒彈,這一戰術史稱&ldo;李梅賭注&rdo;或&ldo;李梅火攻&rdo;,當晚334架b‐29在東京投下了近2000噸燃燒彈,將東京42平方公里城區化為一片廢墟,建築物被毀25萬幢,一百餘萬人無家可歸,平民死亡達8。

3萬人,傷10萬人,破壞程度毫不亞於原子彈。

隨後又以同樣戰術組織了對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城市的大規模轟炸,至3月19日共出動b‐29約1600架次,投擲燃燒彈近一萬噸,迫使日軍將這些城市的飛機製造廠進行了疏散,從而大大降低了飛機產量。

3月27日和31日,第二十一航空隊根據尼米茲的要求轉而轟炸日軍在九州的各機場,嚴重破壞了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