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部分 (2 / 5)

的方静玄让他忍不住贪看。北宫棣按捺住不知为何有些紊乱的心跳,他勾唇看着那双眼睛道:“孝甫果真不知?”

这问题的语调三分嗔懒、三分玩味,带着一丝撩人的意味。阳光下,北宫棣清莹如画的眉眼落在方静玄的眼里,明丽的有些摄人心魄。北宫棣看着方静玄的眉头动了动,却仍是面不改色得开口道:“臣不敢妄议。”

方静玄说这话的时候,放慢了语速,像是往安谧的水池中扔下了一块石头,微微荡着波面。北宫棣心中很是恼怒,他就不信方静玄不知他这么问,是什么意思。然而方静玄的回答,偏偏又挑不出错。北宫棣哼了一声,转过头继续看风景,方静玄余光扫过他墨色发丝下微微发红的耳际,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

三日后,北宫棣走在皇城的一处花园中,身后,杨子荣习惯性得跟着他。北宫棣倒背双手,神色间一片和煦。他眯了眯眼,看着满园的景致,若有所思开口道:“退敏,朕观近日朝廷中,颇有新气象啊。看来选拔一些年轻有为的官员的举措,果真不错。”

杨子荣心里知道他说的是谁,联想到那次惊险之旅,不免有些会意一笑。

礼部尚书辞官归乡,这个举动只是一个引子,背后推动者复杂万分,即有皇亲一党的反扑,也有其他的势力参与其中。

盛尚书之所以突然“被迫”致仕,离开京师,正是因为礼部内出现了名号之争——一派坚持认为前皇文熙帝的母妃,昔日的东太后封号不变,依旧为‘太后’;另一派人则认为,东太后乃是今上长嫂,论礼则应为‘太妃’。

本来这种事,应当是宗人府中的宗人令与左右宗正,与礼部商议定下的。但是原来担任职责的秦王、宁王、燕王,都在文熙帝削藩之时,顺带剥夺了职责。宗人府一时间群龙无首,便为某些人钻了空子。

等到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盛鄄之拿到手上的邸报,方才明白,自己等人犯下了多大的祸事。这两份截然不同台本早已上呈给通政院,下面竟然署满了官名,加起来竟然有礼部超过一半的官员。

他心中咯噔一声,立刻二话不说,请求面圣,一面递上了因为自己“失职”而辞官的“致仕书”。

北宫棣算是明白,一些东西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次礼部突发事件比上一世提前了足足三年,更是在文熙帝生母张太后生前便产生了争执,乃至盛鄅之不得不引咎辞职,但因为个中复杂不足为外人道,理由便是“乞骸骨”的退休之言。

固然此事外表看上去好似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波澜,但权谋斗争之事又有那一件是简单的,露出水面的不过都是冰山一角而已。好在北宫棣不仅有着上一世的记忆,雷霆出击,打破了那些妄图借着混乱局面,蚕食六部的阴谋。加上新官上任的方静玄雷厉风行的手段,到底把此事有惊无险得解决了。

虽然,在杨子荣眼中方静玄常常板着脸,一副严正无比的样子,别说长袖善舞,就是连亲和的同事都算不上。但是他的人品、能力与手腕,自然是受到公认的。如今方静玄受拜礼部尚书,官居三品,朝中的文人渐渐找到了主心骨,有了起色的气象,自然也比原先那般好上太多。

即使杨子荣私下里觉着,比起年轻有为却一脸严肃的方静玄,还是原来笑呵呵的盛大人更为平易近人些。

杨子荣应道:“皇上圣明!来年便是春闱之时了。”

北宫棣“嗯”了声,又问道:“那你看主考官当是谁去呢?”

杨子荣跟着他转过小路的弯,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当选拔有名望、才华且有能力之辈。”

明年正是乾宁元年头一场春闱之试,北宫棣不免非常重视,务要办好这次科举才是。他已经嘱托了刘缜等翰林院中的人与礼部诸人开始准备筹措相关事宜,至于这主考之人,还有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