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据说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未经污染的河流,有众多品种的冷水鱼类。老百姓归纳为“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在团长这个美食家的亲自监督下,二丫饭店的厨子也拿出了看家的本事,决心要好好露一手,挫挫团长的锐气。
其实,江边上住的每一个人都是吃鱼的美食家,高手往往在民间。别看二丫饭店名字俗气,店面也普通的很,厨子也是老板二丫的丈夫,今年才32岁。但他15岁就开始在鱼馆当学徒、做鱼,23岁娶了二丫便离开师傅另起炉灶。二丫饭店本就靠炖鱼出名,炖鳌花、炖鲤鱼更是二丫饭店的当家菜。
二丫丈夫炖的鱼就一个“鲜”字。鲜不鲜得看火候,火候到不到,得看鱼汤的颜色,把鱼汤炖成白色证明火候到了,待炖成略带稠状的奶白色,这个时候鱼该出锅了。用汤匙舀一小口,细品,怎一个鲜字了得!
老板二丫的拿手绝活是从赫哲族人手里学来的做生鱼。二丫说,她在抚远的赫哲鱼馆打过工。在赫哲鱼馆,不是你点啥店里做啥,是店里有啥你吃啥。抚远赫哲族的全鱼宴,那可是相当有名。狗鱼鱼丸汤、清蒸大白鱼、满汉鱼骨羹……赫哲族全鱼宴能做出上百道菜,只要“塔拉哈”“鱼条子”“杀生鱼”上了桌,这全鱼宴就算“全”了。
“塔拉哈”“鱼条子”“杀生鱼”是抚远全鱼宴的招牌和灵魂,也是黑龙江流域的特色美食。二丫说她今天做的“塔拉哈”“鱼条子”“杀生鱼”,就是最正宗的赫哲族做法。“杀生鱼”是东北鱼馆的常见菜,但“塔拉哈”“鱼条子”少见,只有到了黑龙江边才能吃得到。在这三道生鱼菜中“塔拉哈”最见功夫。首先是将鱼劈成鱼坯并带鱼鳞在锅中烙至3分熟7分生,口感恰好。此时,鱼皮微熟,鱼鳞一碰即落。根据客人喜好,切成薄厚适中的肉片,配以葱、姜、蒜、盐、醋、糖、香菜、辣椒油、芥末油调成的调料蘸着吃。端上餐桌的“塔拉哈”外熟内生,既保持了鱼的鲜味,又香而不腻。将鱼片蘸上调料一口咬下,鱼肉在唇齿之间翻来滚去,细嚼慢咽,细细品尝,绵软爽口的鱼鲜直抵味蕾。炎炎酷暑下,这道菜让人倍感清凉。
团长也说,“塔拉哈”“鱼条子”“杀生鱼”采用鲤鱼、狗鱼肉制作,表面看都是生吃,做法基本相同,只是“塔拉哈”肉多菜少,“杀生鱼”肉少菜多,而“鱼条子”则全无菜。各种美味,你们细品吧。
我们一个团五十多人,这下算是把二丫饭店包场了。经过炖、爆、煮、焖、熘、炒、煎,一道道不同做法、不同品种的鱼陆陆续续从后厨端出来,都是鲜活肥嫩的各类江鱼,绝不重样。凉拌生鱼丝、红焖鲫鱼、煎大白鱼、大锅炖胖头、清炖牛尾巴、清蒸鳌花鱼、油炸江虾、清炖白嘎啦眼子、油炸船钉子、油炸葫芦子、油煎扁花鱼、清炖吉鮈鱼、爆炒黑鱼片、清炖小麦穗、熘鱼段、熘鱼片……道道令人馋涎欲滴,这其中的秘诀就是鲜。
直到五张餐桌都摆的摞摞了,可二丫说这菜还没上全呢。团长下令,不等菜上全了,大家开动!全团人轰然叫好,一起开动,我自然也不肯落后,甩开腮帮子每样都来上一大口。鲜,实在是太鲜了!
因为有三道生鱼菜,所以团长让我们不管是能喝的还是不能喝的,每个人至少要喝二两白酒。几轮白酒下肚,气氛更是热烈。我们的团友作家赵守雅自告奋勇,用沙哑的嗓子直接清唱了一首《乌苏里船歌》,唱到第二遍的时候,小调变成了大合唱,差点没把饭店屋顶掀翻喽!
最后一道上来的是用鲟鳇鱼做的“一鱼十六吃”。鲟鳇鱼可是黑龙江里一种珍贵又神奇的鱼类,经过两亿多年外形却没有改变,被称为水中活化石。二丫说俺们这江里的鲟鳇鱼,营养丰富,浑身上下满满的胶原蛋白。肉质细嫩无刺,鱼骨全是可食的脆骨,鱼筋名贵、鱼鳃清热解毒、鱼油疗伤治病、鱼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