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难免失察偏听,知错就改,犹可为也。邢侍郎不必自责,此事既然是误会,说开便罢,朕不予怪罪。」
邢恕感激涕零状,汕汕地退回了朝班内。
赵煦环视群臣,此时大殿内已无人再出声。
关于苏轼这个人,大家都选择性地遗忘了,章相公都熄火了,我们再参劾苏轼还有意义吗?
人家犯了多大的罪?不过是跟几个旧党故交小聚了一下,顺便议论了几句时政,或许抱怨了官家几句,多大的罪,犯天条了?
群臣都不吱声,赵煦满意了,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赵孝骞。
这事儿,子安办得漂亮!
既保住了大宋的金字招牌苏轼,又打击了章和新党的气焰。
「事情既然真相大白,那麽,就按规矩办。」赵煦冷下脸,缓缓道:「黄履,来之邵,林希三人,不法之罪已查实,又有亲口供状在此,法不容情,理当严惩。」
「着令皇城司将此案及人犯移交刑部和大理寺,从严从速处置。」
言毕,赵煦环视群臣:「诸卿可有异议?」
没人敢有异议,群臣垂头不语。
赵煦冷冷警了章一眼,又道:「御史台有监察百官之责,御史中丞却是奸侯之徒,政事堂也该反省一下,为何让这等奸恶沐猴而冠,多年居其位,竟无人察觉。」
话有点重,赵煦的态度转变也比当初有了更大的变化,当初亲政时赵煦拜章为相,一切皆是倚仗新党,排挤旧党,
而今日赵煦的语气里,对新党已有了诸多不满。
很显然,赵煦如今也意识到了,朝堂不能只有一个党派,也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对皇帝来说,两股势力并存才是最符合皇权利益的。
拿话点了章怀后,章不得不站出来躬身道:「臣亦有失察之罪。」
赵煦嗯了一声,起身拂袖离去。
直到赵煦已走,若寒蝉的群臣这才转身三三两两离开大殿。
赵孝骞也跟着群臣一同走出去,只是群臣被赵孝骞刚才的气势所,赵孝骞周围一丈方圆范围没人敢靠近。
唯有章怀跨出殿门时,与赵孝骞的目光相触。
二人沉默对视,转瞬移开,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出宫,回到王府。
赵颢坐在银安殿等他。
见赵孝骞回来,赵颢迎了上去,神情有些担忧。
「我儿今日被召入宫,可有闪失?」
赵孝骞笑道:「这话您应该问章怀和邢恕,今日栽跟头的可是这两位。」
赵颢顿时放下心来,听这话就意味着今日赵孝骞在朝会上大获全胜,不仅彻底压下了苏轼一案,还给了章惊等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更重要的是,苏轼一案催生了赵煦的心态转变。
从此以后,章怀的新党打压旧党,恐怕不会那麽为所欲为了,赵煦已有了制衡的思想,朝堂上一定会给旧党留出一些位置。
那麽新旧两党的激烈内斗,至此将会渐渐趋于缓和,最终形成由斗争转为对峙的平衡局面。
不谦虚的说,这都是赵孝骞做出的贡献。
赵颢不会管什麽朝堂内斗,他只在乎儿子有没有事。
既然赵孝骞平安无事,赵颢就开心了。
然而,赵孝骞却喜欢没事找事。
「父王,不如以楚王府的名义,给汴京各大权贵宗亲下帖,就说三日后是孩儿的寿诞,王府设下寿宴,恭候四方宾客。」赵孝骞冷不丁道。
赵颢呆住了:「寿———寿诞?你———过寿?十九岁———
赵孝骞眨眼:「不行吗?十九岁,正是过寿的好年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