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大唐气象是小说吗> 第68章 盛世顶点之一,单方面毁约的大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盛世顶点之一,单方面毁约的大唐 (1 / 2)

开元盛世的顶点在哪一年,不太好给予明确界定。但是因为开元二十九(741年)之后,就进入到天宝新纪元,我们姑且把这一年称做盛世的顶点。

在长达二十九年的高速发展中,大唐国力蒸蒸日上。与之相反,周边那些曾对大唐构有威胁的强邻,比如后突厥、突骑施,却是内乱不休、逐渐衰败,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那么,在这一历史的转折点的前后,大唐内外到底发生了哪些大事?盛世的顶点又体现在哪里?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在金城公主李奴奴的提议下,与吐蕃在赤岭立下界碑,作为双方互市场所,各自安好。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与吐蕃边将乞力徐的会晤中提出:“我们两国现在通婚和好,有如一家,没必要再在前沿设置戍守力量,阻碍边民耕牧,不如同时撤去。”

乞力徐虽对崔希逸的为人表示认可,但是担心大唐未必会把边防所有事务全权委托给他,万一遇到奸人挑拨离间,说动玄宗趁虚发起袭击,对双方都不是好事!

崔希逸反复劝说竭力保证,最终成功说服了乞力徐。双方遂杀白狗起誓结盟,各自撤走前沿守军。失去了军事存在的制约,牧民们得以安心放牧。仅仅几天内,边境线上牛羊遍野,一派盎然景象。

吐蕃不再与大唐交锋,转而向西拓展,进击小勃律。小勃律位于现在的克什米尔西北,建都孽多城(今吉尔吉特),一直向大唐朝贡,接受大唐庇佑。玄宗让吐蕃停止进攻,吐蕃不听,竟一举攻破小勃律,惹恼了玄宗。

恰好崔希逸麾下官员孙诲入朝办差,听说了此事。邀功心切的他求见玄宗,奏请趁吐蕃不备一举拿下。

这种单方面的毁约行为,素为信奉礼义的大唐所不耻。换上李林甫之前任一宰相,可能都会力劝玄宗。可惜,现在的朝廷早在李林甫的刻意打压下,没人敢于轻易发话。而玄宗也已陷入“我是老大”的偏执中,不仅不允许在朝堂上听到不同声音,甚至不允许邻近国家敢于违背自己意志。随即指派内给事赵惠琮与孙诲共同前往,相机处置。

赵惠琮一到,立即以玄宗指示为由,逼迫崔希逸出兵袭击吐蕃。崔希逸不敢违令,只得率军从凉州以南进入吐蕃境内两千余里,在青海湖西大破毫无防范的吐蕃,斩首两千余级,乞力徐侥幸逃脱。

事后,赵惠琮、孙诲如愿以偿,均受到重赏。而好不容易才恢复的和平环境却随之终结,吐蕃停止朝贡,双方进入战争状态!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就毁在少数人的所谓“爱国壮举”上。战火一开,无数生灵横遭涂炭,有人却借机加官进爵。可悲的是,所有人的关注点都放在日益加剧的仇杀上,却忽视了到底是谁造成了眼前这一切!

有人在流血,有人在狂欢,正义却往往选择站在了阴谋者这边!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三月,被激怒的吐蕃大举进犯河西,被崔希逸击退。

鄯州都督(今青海乐都)杜希望乘胜攻陷吐蕃新城(今青海门源县北),将这里改称威戎军,留下一千军队驻守。

战后,崔希逸申请离开了这个令他羞愧的地方,调任河南尹。途中,他总想起曾经在乞力徐前的信誓旦旦,以及那些被无辜杀戮的吐蕃边民临终前的惨状,郁闷之下生了场大病,到任没多久就抱憾而终。

与孙诲这样的势利小人相比,崔希逸是个有良知的人。唯其如此,对于毁约这种行为,才令他痛苦不堪。

吐蕃的报复行动,让双方战事升级。

五月份,玄宗下令毁掉赤岭界碑,并迅速调整前方部署。

任命岐州刺史萧炅为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鄯州都督杜希望为陇右节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