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拼装大船出现在众人面前。
虽然很多人看着这怪模怪样的船只很是皱眉,不相信这样的玩意能抵挡河中的风浪,但王源却并不为意,不顾众人劝阻,亲自登船要和几名船工一起试验这种拼装船只是否可行。于是乎,这条怪船带着所有人的期盼沿着开辟的芦荡水道缓缓的驶向了黄河之中。
抵达黄河之中,王源立刻便感受到了黄河的威力,即便只是离岸数十步远的距离,滔滔河水已经有了强大的冲击力,带着这条怪船胡乱打转。幸亏船工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在他们长篙的控制下,大船还是朝着河中心缓缓而去。越是往河中心去,河水的威力越是让人恐惧。满眼是黄色的喝水,河面上刮起莫名的怪风,浪花涌起一人多高,船只在水中上下起伏,绑扎之处发出喀喀喀的怪响,似乎随时要散架的模样。王源在船上简直被颠的翻天覆地几乎要吐出来,但他还是咬牙挺住,和着十名船工一起努力的控制着船只。
终于,船只穿越了河中心,在下游两里处成功抵达对岸。这艘怪船居然抵挡住了黄河的巨浪和激流,安然无恙的成功横渡。只不过所有人都精疲力竭,因为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但无论如何,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需要改进的只是一些捆扎方式和船只的排列方式。宽度不够,导致船只跟有颠覆的可能。在对岸的小渔村码头,王源和牛老丈张老丈以及其他船工商议了一番,将船只拆开来重新排列方式拼接绑扎,这一次是以三艘并列的方式,增加船只的宽度。然后众人重新出发,从对岸往回横渡。这一次明显船只稳定了许多,但即便如此,还是经历了一个时辰的搏斗才回到大寨之中。
第八六五章 抢渡
试航的成功让众人欢欣鼓舞,没想到这种办法居然可行,这可真是让人没想到。王源当即请颜真卿挑选千余名百姓协助砍伐树木竹子,搓制作绳索,帮着船工们改造船只。同时因为水道狭窄,还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割断芦苇,挖掘浅泥建造临时的船行通道,一旦渡河,百姓们可以就近上船。因为若是大部分百姓根本不可能蹚过芦苇荡去到河边。
整个营地里顿时一片热火朝天,很多百姓们也都自发的开始帮忙,他们帮着搬运竹子,在周围数里方圆的十几座沙土山包上帮着寻找合用的材料。收割芦苇捆扎,作为船身增加浮力和防撞之用。每个人都因为快要脱离黄河以北的这片苦海而兴奋不已,干起活来也是浑身是劲。
王源其实还是很忧虑,因为他发现了事情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刚才这一趟试航虽然成功,但这一趟用的时间超过了两个时辰。早上出发到了午后才返回,用的渡河时间超出了想象。九艘小船可拼装一条大船,两百余艘小船只能拼装成二十六艘大船。每条拼装之后的大船除了九名船工之外,大概只能搭载六七十人左右。也就是说,二十几条船就算满员出发,一次性也只能运送不足两千人过河。近五万军民,半天一趟来回,一天只能跑两趟的话,一天只有四千人能渡河。全部渡河完毕岂非需要十几天的时间?这是绝对不成的。
十几日时间,这简直是开玩笑。面对强敌环伺,需要尽快全部渡河,可不能在这里耗个十几天。王源心理的极限是三天时间全部渡河完毕,这便需要每天渡过一万五六千人才可以,这是现有渡船运送能力的四倍。
解决的办法并没有什么良策,只能是每船多装人,另外减少渡河的时间,并且需要利用夜晚的时间横渡。夜间渡河的危险可想而知,但王源别无选择,这个险必须要冒。利用所有的时间日夜不停的渡河,才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将百姓们尽数送过对岸。
王源将这个想法跟颜真卿和贺兰进明商议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