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0部分 (1 / 5)

那时候粮食不值钱,贪不贪没多大意思,这时候运,能运一半到各州府库里就算不错了。

实际上若无宋九的屯田制度,在史上这时候还发生一件事,国家税粮拼命地往京城运。然而前线军粮却十分缺乏,一条途径,由朝廷将税粮往前线调,但与调到京城来不同,那是从各个运河河道由船运来的,甚至百姓是徭役,厢兵做押头纤夫,船舶都可能是官船,因此在账面上成本比较低。

可是运到前线不一样了,渐渐河道变窄,必须改换小船,改换车子,就算是徭役吧,这些厢兵与民夫得在路上吃,得在跑上喝。于是消耗十分可怕,可怕的不是消耗,因为这个消耗不大好统计,给了官吏机会,贪墨严重,查都查不好。

或者还有一件事,西夏崛起后,宋朝马匹来源可怜,只好大肆买马,但因为官吏马虎了事,许多马还没有运到各个牧监,就死了。一匹马从买的时候到运回来,成本十分高昂,甚至有时候能接近一百贯钱。

面对这种情况,宋朝苦逼了,只好承包给商人。

现在也能看出来,朝廷利用官府的资源,建设了许多坊场河渡,除非象河洲那种“合资企业”,不然开始时收益都不错,但往后去渐渐就不行了。在史上只好等王安石出来解决了。不过现在宋九陆续将这些坊场河渡承包出去。然而到了私人手中呢,马上就焕发生机。

宋九前年主管三司后,又再度大肆拍卖,甚至有的坊场河渡索性变成真正的拍卖,非是承包,卖给私人,朝廷不再插足。经过宋九大肆行动,朝廷近半坊场河渡变成了私人经营。

面对这个结果,不由让人想想无语。

甚至赵匡义有一次咆哮如雷,朕难道待你们薄吗?

不过让宋九拉着他,然后劝说,问题也不仅是官员贪墨,实际贪墨的主体还是各坊场的小吏,不清廉的士大夫与小吏会勾结起来,贪上加贪,清廉的士大夫以钱为阿堵物,不想沾碰,也给了小吏机会。

其次有一些士大夫不用心经营,或者不懂不会经营。

也不完全是士大夫贪墨导致各坊场收益越来越低。

其实这些道理基本都一样。

因此在史上迫于前线运粮困难,便让商人运粮于边塞,然后根据运粮远近,道路难易给其值,执券到京师,再补偿缗钱,或者移文于江淮,给茶盐钞。谓之折中。随后导致茶政盐政迅速崩溃。不仅如此,一些黑心的商人与官员勾结起来,开始往里面掺沙子与霉变陈粮了。本来待遇就差。再吃这个粮食,边塞将士如何有信心与敌人作战。于是到了后来,在宋朝传出一句话,好铁不做钉,好汉不当兵。

但因为宋九的屯田制,不论在京畿还是在边塞,都有大量屯田。若非今年旱情严重,边境的军粮都能勉强持平,即便是今年。粮食差口也不大。因此这个折中存在没有意义了。

赵匡义说宋九,宋朝久,倒也不算是虚夸。

宋九微微欠身道:“臣那敢。”

但他在心中也叫幸运,幸好自己未贪恋权势。进入中书。不然这种情况,自己如何应付?

他心中叫幸运,中书苦了,好在赵匡义理解,说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自星文变见以来,久缺雨雪。朕为人之父母,心不遑宁。直以身为牺牲,焚于烈火,亦足以答谢天谴。”

东府几个大佬面有惧色。

赵匡义居然想要为火里跳,自己是东府的宰相,那么要往哪里跳?

冬月还不落雨雪,腊月还不落雪雨,田锡终于忍不住了,直接说,此实阴阳不和,调燮倒置,上侵下之职而烛理未尽,下知上之失而规过未能。

不要找原因哪,就是赵普的错!

赵普布的局效果就出来了,张齐贤、吕蒙正等人对赵普都多少怀着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