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晴阳保洁> 第13章 需要观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需要观察 (1 / 3)

安定城大捷已过去三天,大兴王朝的太后、皇帝及众大臣得到捷报也过去了两天,可他们还没议定奖赏的办法,因为他们都很尴尬。

刘太后很尴尬,她听信左丞相范泰所言,不相信律国会出兵攻打大兴王朝,差点追究杨牧一个造谣滋事罪,虽经右丞相谭远忠劝谏,但还是下旨申斥了杨牧一番。

可事实却让她尴尬了,杨牧的推断是对的。

这时的她只能紧闭御口,等众臣拿出奖赏办法。

而左丞相范泰这时也很尴尬,当初带头攻击杨牧造谣滋事的就是他,这时无法张开这张嘴。

面对这种局面谭远忠也没法说话,当初是他力保杨牧,这时再说话就有攻击范泰的意思了。

而其他大臣也都有这两种心态,一方挺尴尬,另一方要保持君子风度,于是第三天的朝会仍然是寂然无声,大家都在等第一个说话的人。

在千呼万唤中就有第一个说话的人出来了,御史中丞杨国斌出班奏道:“臣弹劾定远将军杨牧,因其指挥无方,致使秦关城失守,近万军民遭到屠戮,应追其失职之罪。”

陈恪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不要脸的人哪都有,可御史中丞这样的高官竟能说出这话,让众臣也感到惊讶。

但这样不要脸的话却也有支持的人,又有两名大臣出班奏道:“臣附议。”

这时反对之声响起,“臣弹劾御史中丞杨国斌、户部左侍郎曹中襄、工部右侍郎王钦里通外国。”

这道声音中气十足铿锵有力,众臣纷纷看去,只见左武卫上将军曲昌候曾乐行出班说道:“定远将军杨牧,以不到三万兵力大败律军十五万。”

“故律国对杨牧恨之入骨,杨国斌等人急于为律国报仇,故弹劾杨牧,请圣上、太后明鉴。”

曾乐行的这项指控极其严重,杨国斌立刻反驳:“杨牧被困安定城,若不是那支小部队火烧定军城、夜袭秦关城,杨牧何以制胜?”

杨国斌抓住这一点反驳,曾乐行自有驳斥之语、冷冷问道:“那支小部队不是定远军吗?指挥官王寅不是定远军的勇尉吗?”

他说到点子上了,而杨国斌也有话说,立刻回道:“王寅只是一员猛将,若不是应州举子陈恪为其出谋划策,何来如此战绩?”

杨国斌了解一些情况,将重点放在陈恪身上,陈恪是文人,这场大胜的功绩可以落在他的脑袋上。

而曾乐行回道:“陈恪确有功绩,但仅限于战术上,在整个战略上却是执行杨牧的部署,杨牧率领定远军主力死守安定城,牵制住律军主力。”

“同时派出小部队袭扰律军的粮草辎重以麻痹律军,寻机奇袭定军城,火烧定军山峡谷,夜袭秦关城。”

说到这曾乐行面向御座拱手说道:“陛下、太后,陈恪在此战中确实立下功勋,但他一时不慎让白马王逃走也是一项罪责,恳请太后、陛下赦其罪,不奖不罚。”

曾乐行为陈恪讲情,而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李祯却转脸看看身后,然后回过头郑重说道:“准。”

见皇帝赦免了陈恪,曾乐行躬身说道:“谢陛下、太后。”

然后直起身正要说话,却听李祯继续说道:“曾卿、杨卿弹劾杨牧一事,朕不接受。”

“定远军以弱敌强并取得大胜,太后与朕心中甚慰,传旨、授杨牧忠武上将军之职,授王寅都尉之职,重赏定远军。”

听见这道旨意,范泰的嘴角抽动一下。

但他不会反对,皇上、太后没提以前的事,谭远忠和曾乐行也没提以前的事,再出面反对就被动了。

而从皇上的旨意来看,太后和皇上已经商量过了,杨牧连升两级成为忠武上将军,这是对他们不满了。

而一名尉职军官竟然由圣旨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