謨為真理的仲裁,以塞謬爾&iddot;詹森博士為美的主宰,小說《帕梅拉》和《湯
姆&iddot;瓊斯》則為史詩作品之魂。恐怕沒有哪一個時代其機緣如此有限卻又如
此充分地加以利用;大概也沒有哪一個時代其想像力如此貧乏而又如此粗野
地利用這種想像力。
十八世紀第二個二十五年,英國國內政治腐敗,訟獄累累。若論羅伯特&iddot;沃
波爾作為&ldo;英國第一任首相&rdo;頗有能耐,那一半是由於他捨得以祿俸、爵位
和掛名的神職來籠絡人心,一半是由於他的其他政治才幹。1737 年王后辭
世,惡作劇的謠言四起,冷嘲熱諷之聲遍地可聞:皇家陵寢早已備有第三座
寢位‐‐是&ldo;英王陛下留給羅伯特&iddot;沃波爾爵士的;一旦這對君臣俱亡,三
人將合葬一處,國王、王后加無賴。&rdo;議會政治機器的運轉,靠的是腐敗的
交易、封官許願和權勢。
這個時代的慈善事業,意在剷除貧困,尤其是要剷除那種為倫敦街頭的
紳士所不齒以及和這個大城市裡與奢侈、危險、糜爛生活齊名的種種貧困與
醜行。英國最大的慈善事業之一是一家所謂慈善公司,它創辦於 1707 年,
擁有資金三萬英鎊,它通過給予窮人和小商人以小額貸款,使資金激增至六
十萬英鎊。據 1731 年披露,現金出納和倉庫總管從慈善公司攜巨款五十七
萬英鎊潛逃。下院就此事件進行的辯論多少受到一些制時,因為案犯中有下
院議員們的高親貴戚。
在這樣一種自私自利和玩世不恭的氣氛中,有些詩人和社會批評家乃翹
首西望。在當時的歐洲,要干一番真正無私的慈善大業,看來全無用武之地。
貝克萊主教本人是百慕達計劃的倡導者,他在 1726 年寫道:
黃金時代高歌歡唱,
帝國崛起藝苑放光,
豪邁詩情激越奔放,
大睿大智心靈高尚。
不似歐洲垂暮之氣。
恰似當初青春少壯,
熊熊聖火暖遍大地,
詩才輩出謳歌歡唱。
帝國之路取道西行,
頭台四幕餘音繞樑,
壓軸第五幕垂曲盡,
世界偉業最終圓場。
不難理解,1730 年要在南北卡羅來納以南、阿爾塔馬哈河與薩凡納河
之間建立一塊叫做喬治亞殖民地的計劃何以在英國如此大得人心,喬治亞,
美洲大陸殖民地中獨一無二的一塊,是由那些承諾不從中漁利的人搞起來
的。這個本著徹底利他主義動機從事一項偉業的罕見典範成了詩情畫意的主
題、自我慶幸的話題。
從多方面看,詹姆斯&iddot;奧格爾索普將軍是位有魅力的人物,而熱心之士
又樂於賦予他時代所渴求的英雄氣質。敏銳的觀察家不會看不到喬治亞受託
管理人的無私熱忱與英國公共生活中許多頭面人物玩世不恭的態度之間存在
著天壤之別,盛傳出自奧格爾索普手筆的一本廣為傳播的小冊子寫道:&ldo;他
們為了人類的利益,拋棄了萬貫家財及其父母之邦盛行的習俗所賦予他們的
那種悠閒懶散的生活。&rdo;在十八世紀創建殖民地和建設帝國的偉業中,領導
人能如此大公無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