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和虔诚,两三岁的时候看到佛像就会拜,虔诚得不像她这个年纪该有的。七八岁的时候,我那朋友带她出去游玩。一天晚上,我那朋友要他女儿睡觉,他女儿却在床上跪下,对着墙壁拜了三下。我那朋友问她干什么。她说她看到墙壁里面有个佛像。第二天,他们出来玩,我那朋友发现他们住的隔壁果然有一个小庙。他女儿居然隔着一堵墙也能感应到。”
“我对花痴迷,她对佛痴迷?我听说佛祖拈花一笑,莫非这就是我和她之间的相通之处?”尚若然蹙眉说道。
姥爹淡然一笑,说道:“佛和花有很深的因缘。不但有‘佛祖拈花一笑’的说法,还有‘借花献佛’的说法。佛门称花为‘华’,献于佛或者菩萨前的称为‘献花’,散布坛场四周的称为‘散华’。佛陀的一生,从出生到成道再到涅槃,都与花有密切的关系。不但如此,佛门在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法门中也常以花来表达不同的修行境界。”
“花还能表达不同的修行境界?”
“是啊。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法门分为六度,六度依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一朵花就具有这六度精神。拿布施来说,花开时流露清香,展现美丽的姿容,令人一见心生愉悦,带给人欢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拿持戒来说,花守时守分,总在一定的时节和范围绽放,不像葛藤会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虽美丽,但不会侵犯别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拿忍辱来说,花开之前须经种子深埋土里,历经一段时日的孕育,其间必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而后抽芽;乃至开花后,还要耐得住风霜雨雪,以及蜂蝶采蜜时的伤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拿精进来说,一朵花,无论花期长短、久暂,总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香味,展现它最美的一刻;即使谢了,仍旧‘化作春泥更护花’,甚至留下种子,为继起的生命而努力不懈,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进的精神。拿禅定来说,花静静地开放,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拿般若来说,花有各种颜色、大小、香味,千变万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蕴含无限的智慧。因此,一个人若能懂得欣赏花的美,必能升华精神生活。甚至修行也不一定是诵经、拜佛才是修行;能够从赏花、看花中获得启示,这也是一种修行。古代有许多祖师大德就是在观看花开花谢的无常变化中,明心见性,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谛’,又所谓‘一花一世界’,就是这个道理!”
“这其中还有如此多的道理!我迷花,她拜佛,原来都是一个意思!”尚若然赞叹道。
姥爹点头。
“那个女孩现在怎样了?遁入佛门了吗?”
姥爹摇头道:“没有。她过了十二岁之后,忽然失去了这种敏感,看到佛像再也没有特殊的表现了。她从花姐的命转变成了普通人的命。对于命比较特殊的小孩子来说,十二岁可以说是一个坎,跨过了以后便平安无事,跨不过以后则厄运连连。”
十二岁是一个人的第一个本命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这一年往往是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外公和姥爹赐给我的桃木符就说是保佑我到十二岁就不起作用了。并且在我们那个地方,大人对小孩子满十二岁重视程度的不亚于老人满六十大寿,会在家里大宴宾客,隆重庆祝。
“显然,你十二岁的时候没有迈过这个坎。”姥爹说道。
“我现在还有机会像那个女孩一样转变成普通人的命吗?”尚若然焦急问道。
“如果你现在还不到十二岁,我倒是可以勉强想几个办法给你支支招。”姥爹无可奈何道。
在姥爹去世将近三十年之后,我听一个上大学的女孩说她小时候看见佛像就害怕得大哭。那女孩问我,她这样是不是不正常。我无法给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