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部分 (2 / 5)

谈赔偿的事,我当时心里乱哄哄的,也就没有心情再理会这件事了。不过,可不止我一个人怀疑这里边有问题。”

“还有谁怀疑?”

张子汉从自己的口袋里翻腾了半天,最后掏出了一张名片,递给了刘静生。

刘静生看后,把这张名片交给了坐在后边的我。

这张名片很显然在张子汉的口袋里已经待了很长时间,褶皱很深,但是上面的字迹非常清楚——《时代传媒》记者,殷寻。

我的心也一下子激动了起来,有点儿战抖地向张子汉问道:“您见过他?”

张子汉点了点头,“就在我去消防研究所反映问题的那天,我俩都同时从研究所出来,我们便攀谈了起来。他说他是记者,也怀疑这场大火有问题。”

“您把刚才跟我们说过的话,也跟他说了?”刘静生见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格外兴奋。

“那时候,我正处于情绪低潮期,碰上了记者关注这事,自然很激动。当时我就想如果媒体能给曝曝光就好了,所以就把这些情况都跟那个记者说了。本以为他会据实报道,但是令人失望的是,隔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新的消息。”

“你们见面的时间您还记得吗?”

“上个月三号,我特意请假去的。”说着,张子汉看了看坐在门口的韩海,像是在向他确认时间。

韩海点了点头,“就是那天,我也记得很清楚。”

“张师傅,请您确认一下,那天跟您见面的那个记者是不是这个人?”说着刘静生从口袋里再次掏出了殷寻的照片,放在了写字台上。

张子汉把照片拿在了手里,一阵端详,“像,看这脸骨像!”

“像?难道您不能确认吗?”

“刘警官你不知道,那个记者跟我说话时一直戴着墨镜,还是大号的墨镜,自始至终都没有摘下来过。”

我此时在想他那时一定是在暗访,但消防研究所的鲁小洲一看到照片就认出了他,看来他在见鲁小洲时是摘掉了墨镜的。

刘静生此时点了点头,他又思考了一会儿,像是没有什么新的问题可问了。

但这时张子汉却突然问道:“刘警官,这个记者同志怎么了?难道你刚才说的那个谋杀案跟他有关?”

刘静生本不想向他透露过多,但韩海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他早就认出了照片上的人是松坡街民居里的被害人,便顺口说道:“他死了,就在咱们管片儿。”

张子汉此时瞪大了眼睛,“罪过!罪过!恐怕是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事吧!”

同时瞪大眼睛的还有刘静生,他狠狠地瞪了韩海一眼,认为他真是多嘴多舌。

而我的脑海中,一个思路却逐渐清晰了起来。

4

在从西区派出所回来的路上,车里的气氛远没有我们去时那样轻松,我和刘静生在和张子汉对话后,都觉得彼此肩上背负了更为沉重的责任。

“起火的原因和造成重大伤亡的原因是两回事。”刘静生见气氛有些凝重,便主动向我说道。

“我在调查中确实发现超市一侧的门是锁着的,但当时以为是火灾后锁上的,没有想到那扇门是一直都没有打开过。”

“我现在在想,如果张子汉说的都是真的,那扇门为什么要上锁呢?”

我脱口而出:“是建筑缺陷!”

“建筑缺陷?”

“我在调查火场的时候,就觉得商场的整体结构怪怪的,但是却一直没想明白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过今天听张师傅一说,我总算想明白了。”

“想明白什么了?”

“这个商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建造的,由于当时超级市场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所以大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