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还表现在每个人吃完之后都要自己把盘子拿到泔水桶边,刷得干干净净,放到空盘车架上,方便餐厅的工作人员快速推走,若大的食堂内,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所有工人都成了餐厅工作人员的一部分。
一行人注意到工人的服装都蛮干净的,这对工况应该很差的炼钢厂来说很不可思议,唐宁解释道:“工厂有专门的人负责洗衣服,使用机器来洗的,花不了多少人力。”
华莱士大讶:“竟然有洗衣服的机器!带我去看看,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机器。”
他本以为那洗衣服的机器一定是一个大转子之类的东西对着衣服胡搅蛮缠一番,然后用大量的水把洗涤剂冲刷干净,不料这台机器完全超乎了各位的想象,竟然不用洗涤液,也没有转子,而是代之以巨大的滚桶。
唐宁解释给大家听,这种洗衣机其实是有洗涤剂,只不过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而是电解产生的臭氧,这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将沾在衣服上的小颗粒无机物、有机物氧化,使其容易脱落,而与之配合的是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穴现象和振动作用,在超声波产生振动时,振动和气泡相遇在衣物上产生很强的水压,致使织物随之振动,从而使污渍与织物剥离,达到清洁衣物的目的。
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得洗衣机器不需要洗涤剂也能产生不错的清洁效果,臭氧还是强烈的灭菌剂,这洗衣机器最初本是温莎医疗机械厂为医院的医生、护士们研发的,为了提高钢铁公司工人的生活质量,也拿来用了。由于臭氧还有脱色作用,所以只有不使用染色剂的工作服可以用,家用的洗衣机暂时不好这么干。再说了,这里的电能是来自厂房顶部的风车,正处于实验阶段的技术,比徕卡相机还要初级,家庭现在也没有这个条件。
雨果不禁赞叹:“真是美妙的科技。”
他们参观的下一个地方是工人宿舍。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对伦敦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有很真切的描述,然而,比起曼彻斯特、伯明翰来这样的工业城市来说,伦敦已经是个天堂。伯明翰叫煤都,曼彻斯特叫棉都,是英国的纺织中心。盖斯凯尔夫人于1832年起嫁给了曼彻斯特的作家威廉?盖斯凯尔,在棉都的生活为她成为工业派大作家提供了原始素材,在她的名著《玛丽?巴顿》中,她对工人的困苦生活的描述比她的朋友狄更斯更彻底、绝决。
在《玛丽?巴顿》中,她真实再现了40年代英国工人悲惨的生活,居住在黑暗、逼仄、丑陋、肮脏的贫民窟中,工人的小孩一脸污渍,与下水道钻出来的老鼠一起玩耍,稍微长大一点就要进工厂钻到织机底下帮成人拾碎棉之类的活儿才能维持生活。这还是好的生活,因为40年代欧洲的土豆欠收,大饥荒蔓延,没有工作的英国工人则有饥荒之虞。
雨果印象中的工人生活也大多抵如此。所以,当他看到水晶工厂的整齐、干净、简约、卫生、设施齐备的一排排员工宿舍时,完全被震撼了。工厂不再是血与泪交织的人类悲歌,而是可以生活和享受的地方。一家钢铁厂竟然拥有这样好的住宿待遇。在民粹主义者雨果的眼中,资本家都是喝工人血而肥的吸血鬼,就算唐宁愿意资助他们法国共和派,雨果仍然不愿意把大资本家当成知交好友,直至此刻。现在的雨果已经完全改变了对资本家的偏见,原来工厂也可以办得这么有人性,不比乡村生活差。这才是人类的希望啊。
雨果已经心情激荡得估计回去要赋诗一首,赋文一篇,不顾自己被外界认为跟唐宁是一伙儿的,要大肆吹捧这位全球独一无二的善良大资本家一把。
工人们比农民要更快乐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娱乐生活更丰富,工厂里有数量众多的台球桌和足球场。唐宁本人很喜欢足球运动,也乐意让工人们享受这种运动的快乐,整个工厂**有三个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