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从始皇陵开始直播> 第116章 王孟韦柳四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王孟韦柳四杰 (2 / 4)

长安经历:开元十五年冬赴长安应进士第,次年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应进士举不第后,仍留在长安献赋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但因在玄宗面前诵诗“不才明主弃”,惹玄宗不悦,未得重用。

寄情山水:仕途受挫后,辗转于襄阳、洛阳等地,与姚崇后人交游赠诗。后又游历江南,寻访名山古刹,题壁赋诗。开元二十三年,韩朝宗欲举荐他,却因他与好友宴饮而错过约定。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辟他为从事,后因患背疽辞去幕府之职,回襄阳治病。

晚年离世: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北归途径襄阳,访孟浩然,二人相见甚欢,因纵情宴饮,饮食犯忌,孟浩然背疽复发,不治而亡。

2. 诗歌成就:

题材风格:其作品以五言诗见长,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诗风清淡自然,不事雕琢,善于用平淡的语言描绘出自然景物的神韵和田园生活的闲适。例如《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整首诗意境清新,画面感强,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艺术手法:在创作上,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腻入微,常常能以简洁的文字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比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他的诗歌还注重形象,情兴相会,将难以描摹的情感通过意象呈现得蕴藉深微。

影响:孟浩然被誉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对唐代之前山水诗的艺术风格有着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诗风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人物评价:在生前便享有盛誉,得到了许多诗人的赞誉。李白赞誉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杜甫称赞他的诗作“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韦应物(约 737 年 - 约 792 年),字义博,出生于京兆杜陵,是唐代官员、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任御前侍卫:韦应物出身于京兆韦氏家族,家世显赫。他十五岁时便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御前侍卫,过着奢华的生活,这段经历在他的《燕李录事》《温泉行》《逢杨开府》等作品中有所记录。

安史之乱后的转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蜀地,韦应物重返太学。此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走上仕途。

仕途坎坷:他先后担任过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吏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官职。在官场中,他刚正不阿,曾得罪不少人,也多次遭遇挫折和贬谪。比如在担任洛阳县丞期间,看到洛阳战后的荒凉景象,写下了相关的诗作;在滁州、江州等地任职时,对百姓的困苦生活深表同情,并在诗中有所体现。贞元七年(公元 791 年)从苏州刺史退职,被世人称为“韦苏州”,最后死于苏州官舍。

2. 创作特点:

取材山水田园:韦应物以山水田园诗着称,这些诗大多是在滁州、江州和苏州做官时创作的。其山水田园诗具有写实的特征,既反映了他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又描绘了与他生活相关的具体内容,如斋宴、寄赠、送别等。

诗风平淡自然:他的诗歌风格平淡、自然,蕴含着一种“高趣”。如“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便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字里行间透露着闲淡情怀。

情景交融:在描绘自然山水时,主、客体并行,能将景色与诗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