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社,赵国的观津。接着又把观津还给赵国,给赵国增派兵力,让赵国去攻打齐国。齐襄王很害怕,派苏代暗中给穰侯送去一封信说:“我听往来各国的人说‘秦国将要增派四万甲士给赵国去攻打齐国’,我私下里一定要对我们国君说‘秦王英明而善于谋划,穰侯聪慧而精通政事,一定不会增派四万甲士给赵国去攻打齐国’。这是为什么呢?三晋各国相互联合,是秦国的大敌。它们百次相互背叛,百次相互欺骗,都不算不守信义,不算没有德行。现在打败齐国来壮大赵国。赵国,是秦国的大敌,这对秦国是不利的。这是其一。秦国的谋士们肯定会说‘打败齐国,削弱三晋和楚国,然后就能控制三晋和楚国的局势’。齐国,是个疲弱的国家,用天下各国的力量去攻打它,就如同用千钧之力的强弩去冲开破口的痈疽一样,齐国必然灭亡,怎么能削弱三晋和楚国呢?这是其二。秦国出兵少了,三晋和楚国就不会相信秦国;出兵多了,三晋和楚国就会被秦国控制。齐国害怕了,不投靠秦国,必然会投靠三晋和楚国。这是其三。秦国割让齐国的土地去引诱三晋和楚国,三晋和楚国就会控制秦国,秦国反而会受到敌人的攻击。这是其四。这样的话,三晋和楚国是利用秦国来算计齐国,又利用齐国来算计秦国,为什么三晋和楚国这么聪明而秦国、齐国这么愚蠢呢?这是其五。所以得到安邑并且好好地对待它,也就一定不会有祸患了。秦国拥有安邑,韩国必然就没有上党了。夺取天下的枢纽之地,和出兵而担心它回不来,哪一个更有利呢?所以我说秦王英明而善于谋划,穰侯聪慧而精通政事,一定不会增派四万甲士给赵国去攻打齐国了。”于是穰侯没有出兵,领兵回国了。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建议任用客卿灶,想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地,来扩大自己的陶邑封地。这时魏国人范雎自称张禄先生,指责穰侯越过三晋去攻打齐国的做法,趁这个时机用巧妙的说辞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任用范雎。范雎说宣太后独断专行,穰侯在诸侯中擅用权力,泾阳君、高陵君等人过于奢侈,财富比王室还多。于是秦昭王醒悟过来,就免去了穰侯的相国之位,命令泾阳君等人都离开函谷关,回到各自的封地去。穰侯离开函谷关时,辎重车辆有一千多辆。
穰侯最后死在陶邑,就葬在了那里。秦国后来又收回陶邑设置为郡。
太史公说:穰侯,是昭王的亲舅舅。而秦国之所以能向东扩大领土,削弱诸侯,曾经在天下称帝,天下诸侯都向西朝拜,这都是穰侯的功劳啊。等到他尊贵到了极点,富足超过了限度,一个人进言劝说,就使他权势被削夺,自身被折辱,最终因为忧愁而死去,更何况那些寄居在异国他乡的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