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兵法、弓箭、文字、图画、音乐、中医等等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器械、政治领域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嫁娶等等,都归功于黄帝或他妻子、臣下的发明。黄帝还别尊卑,定礼乐,创官制、财产、嫁娶和丧葬等制度,在制度文化方面把我们的先民带入了文明的门槛。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传说他既会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国最早的历法,又会制造车、船,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诊治方法。他和岐伯关于医学的对话,被后人编成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他还能种五谷,能驯化鸟兽和虫类,会种桑树,发明了布帛,能用石制造武器,开采了铜矿造刀……简直是位万能之神。
古代的人受饮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黄帝发明了井,人们才有可能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去开发。当时的人还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又是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宝,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头下面咸)、任、荀、僖、佶、儇、衣。
黄帝的正妃嫘祖出生在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嫘祖村金鸡青龙山。她在任西陵部落酋长和西蜀聪明首领时,就因安邦治国有方而深受人民爱戴,嫁黄帝为正妃后,嫘祖不仅温柔贤淑,而且心眼灵巧、能干,“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本来,蚕只有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缧祖教人民养蚕,总结出一套喂蚕、缫丝、织帛的经验,因此人们称她为“先蚕”。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作冕,还能制鞋,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彻底改变了上古时代穿树叶兽皮的原始习惯。她生了玄器侯、昌意侯二子。昌意侯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中的“颛顼帝”。
在黄帝周游巡视天下时,嫘祖病逝,黄帝谥嫘祖为“祖神”。根据嫘祖遗嘱,将其运回她的出生地,并命令嫫母指挥祀事,监护灵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组织能力,黄帝还授给她“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邪。
黄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文字学家仓颉,造出了象形文字;音乐家伶伦分出十二音阶,配成乐曲;精通数学的隶首,制定了各种度量衡等等。
关于仓颉造字还有一个令人嘘唏不已的故事。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在他发明汉字之前,人们是用结绳的办法来记事的。最初,仓颉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不同的牲口、食物等,用绳子打的结代表一个数目,但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忘记了。于是,仓颉就想造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记下某件事情。
这样,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的屋子里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的时候,突然看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了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一看,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认不出这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它与别的野兽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
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