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 (3 / 4)

接开车去买永和豆浆和油条。她收拾好了,一看时间不行了,我们就出发。女儿路上吃,到了学校门口,看还有几分钟,还可以在车上吃一会儿,到点抬腿走,绝不会迟到的。特别是冬天,阴霾天气多。七点到校,六点多就得起床,天还是黑的。外面冻得人抖抖索索,如若没个自家的车,挤公交误时不说,哪里稍稍耽误一下,早餐再赶不上吃,一个上午如何顶得下来?你看,有车子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一年多的实践表明,车子为女儿的高三冲刺,是立了功的。女儿本来学习中等,能考上大学,军功章也有车子一份。

女儿考走了之后,车子早晨又有新任务:送妻子上班。妻子与我上班的方向是南辕北辙,不能一路顺跑。每天早晨,若早呢,我就送她到单位;迟呢,则到公交站,反正要方便得多。星期天偶尔有个空,还可以开车出去转转,兜个小风,登个小山(大蜀山)。看,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呢。

有了车,活动范围亦大了。我们下面出来的人,双方父母都在县里。原来没车,一年回不了几次家。说来惭愧,我们对父母尽的孝道十分有限。即使春节,说来七天,外面吃饭的多,家里吃饭的少。与父母的交流,亦只是一头一尾。假期一满,又匆匆走了,转眼又是一年。这样年复一年,父母渐渐老去,四个老人,加起来都是300岁的人了。每年回家,都见父母苍老了去。头发是越来越少,白发却越来越多。母亲的腰又佝偻了一些。她在水池边,洗,涮,淘;那水是逼骨的透凉,母亲围个洗得发白的大蓝围裙,她浑然不觉,在那里洗来淘去。我有时望着她那肥胖笨拙的背影,真有一种无法说清的滋味。母亲一辈子都是忙碌中度过的。她已不懂得什么叫享受。她只会劳碌。围着几间屋子转来转去。她总是说:“闲着骨头会疼。”或者说,“闲是会闲出病来的。”做儿女的,你若让她坐在炉边烤火享受,看大仲马小说,听柴可夫斯基。那不是她的生活方式,那真叫她闲出病来了。这个中滋味,谁能解得?

现在好了,有了车,就方便多了。来回五百来公里,双休日可以常回家。就像歌里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里做多大贡献呀,常回家看看,哪怕是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春秋天季节好,还可以把父母带到我们小家来,这样来回跑跑,“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了。刚过去的国庆节,我还做了一件大事,圆了我母亲的一个多年的梦想:陪她到杭州逛了一圈。去年春节,母亲就说,我没有去过杭州,这辈子能到杭州去看看就满足了。母亲说了,儿子便记在心中。可生活总是忙碌,在地面上走来走去,浪费了太多的时光。母亲嘴上不唠叨,可心里记挂,偶尔亦会小声提起。于是我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这个国庆,如论如何,把日子留给母亲。我长假第二天回县里接她,第三天我们便踏上了旅程。仅仅半天工夫,我们便在西湖的小舟上逍遥了。

这次江南之行,母亲仿佛年轻了许多,能吃能跑,下西湖,上灵隐,她都自己走上走下,没有让我们操心。我的女儿和妻子友情出场,全程陪同。一路上奶孙俩说不尽的笑话。母亲没有文化,出门又少。西湖,本来是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糅合。西湖之游,不仅是风光,还有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逸闻趣事。摇橹的船老大,义务给我们介绍西湖十景。比如,花港观鱼,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母亲都不能理解。船老大浙江口音很重,他说“平浮(湖)秋芋(月)”,母亲没听懂,说:什么?……瓶、壶、秋油?把我们笑得,肚子都痛死了。典故虽不能懂得,可丝毫不影响母亲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山山水水的眷顾。

母亲仿佛是有备而来的。我们并不知道她包里带了两套衣服。在湖心亭她照了相;到苏堤照相时,她却换了一套衣服;到了花港观鱼,她又要脱了外套去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